[实用新型]一种滚针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2786.X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2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贺锐;包德水;童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针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对滚针抛光、研磨的滚针窜机。
背景技术
滚针窜机主要用于对滚针进行抛光、研磨的精加工设备,目前国内使用的滚针窜机,其内的窜机筒身一般分为六角、十二角两种结构,缺点是装卸料不方便,运行时噪音大,出料时粉尘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上料简便安全,可自动卸料的滚针窜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滚针窜机,包括筒身及内胆,所述的筒身的形状为花瓶状,内胆位于所述筒身内;筒身的一端面为封闭式,并焊接有法兰,通过该法兰与减速机相连;所述筒身的外围弧面设有三条环形滚道,并通过三组支撑滚轮与支撑架相连,组成三点支撑座结构。所述的内胆的中心轴上设有二至四道叶片,该叶片的结构为从出料口到底部以螺旋导程由小到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对滚针抛光、研磨时上料简便安全,可自动卸料,并减少工作中粉尘、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筒身;2、内胆;3、支撑滚轮;4、法兰;5、减速机;6、支撑架;7、叶片;8、出料口;11、环形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筒身1及内胆2,所述的筒身1的形状为花瓶状,内胆2位于所述筒身1内;筒身1的一端面为封闭式,并焊接有法兰4,通过该法兰4与减速机5相连;所述筒身1的外围弧面设有三条环形滚道11,并通过三组支撑滚轮3与支撑架6相连,组成三点支撑座结构。
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内胆2的中心轴上设有二至四道叶片7,该叶片7的结构为从出料口8到底部以螺旋导程由小到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滚针放入内胆2内,减速机5带动筒身1绕其轴线转动,此时筒身1通过三组支撑滚轮3在支撑架6上转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27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纹杆磨扁工装
- 下一篇:一种磨床十字翻转整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