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清污效率的新型捞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3279.8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6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辉;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效率 新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发电的清污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提高清污效率的新型捞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力发电领域,进水口拦污栅前浮渣打捞工作是十分繁重的工作,特别是雨季大量浮渣堆积于拦污栅前,如果不及时清除将影响发电机出力,严重时危及发电运行安全。
水电站库区拦污栅前浮渣打捞工作以前是人工用钉耙打捞,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危险,工作效率低,近年发明了专用于进水口拦污栅浮渣打捞的捞渣机(清污机),大大提高了捞渣效率,也消除了人工打捞的高强度、高危险作业,但是现有捞渣机设计耙斗尺寸较小,耙斗有效容积较小,主要对拦污栅前渣滓有清除效果,在雨季汛期工作效率依然不能满足打捞堆积于拦污栅前大量的浮渣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清污效率的新型捞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清污效率的新型捞渣装置,包括驱动腔体、电机、连接杆、抓取耙头、容纳耙爪、固定板和捞渣网;电机设置于驱动腔体内,抓取耙头设置于驱动腔体的底部左侧,抓取耙头的两端与连接杆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驱动腔体的一端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驱动腔体的另一端并与另一个连接杆连接;固定板的一端固定于驱动腔体的左侧并位于抓取耙头的上方,容纳耙爪固定在固定板的另一端底部,容纳耙爪垂直设置,容纳耙爪距离驱动腔体左侧的水平距离与抓取耙头的宽度相等;捞渣网为伸缩结构,捞渣网固定于驱动腔体的左侧,捞渣网位于固定板的上方,捞渣网处于收缩状态时,捞渣网的宽度与固定板的宽度相同。
工作原理如下:
捞渣网收缩,电机通过连接杆驱动抓取耙头倾斜,抓取耙头与容纳耙头之间留出供浮渣进入的空间。将本捞渣装置放入水中,电机通过连接杆驱动抓取耙头至水平装置,抓取耙头将浮渣抓取入抓取耙头和容纳耙爪之间。捞渣网伸出,将本捞渣装置提出水面,如此即完成捞渣作业。
本实用新型中,捞渣网和抓取耙头均可实现浮渣的打捞,使得浮渣打捞量大大增加。
捞渣网为伸缩结构,在下水前,捞渣网收缩,收缩后的捞渣网的宽度与固定板的宽度相同,如此,在本实用新型下水时,避免捞渣网将部分水面上的浮渣压入水中,导致在出水时捞渣网无法打捞到大量的浮渣。在入水后,捞渣网伸张,捞渣网面积增大,如此即可对浮渣进行大量打捞。
进一步的,所述捞渣网包括固定筒、滑动杆、连接板和液压缸;固定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腔体的左侧,多个固定筒等间距水平排列,滑动杆滑动设置于固定筒内,滑动杆位于固定筒外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多个固定筒等间距水平排列构成的固定筒组两侧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腔体端与驱动腔体的左侧脸颊,液压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板的两端连接;液压缸收缩至最短时,连接板距离所述驱动腔体左侧的水平距离与固定板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还包括波纹管A,波纹管A套于所述滑动杆上,波纹管A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筒的端部和所述连接板连接;还包括波纹管B,波纹管B套于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上,波纹管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压缸的端部和所述连接板连接。
设置波纹管A和波纹管B,避免捞渣网在伸缩时被浮渣卡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捞渣网和抓取耙头均可实现浮渣的打捞,使得浮渣打捞量大大增加;
2.捞渣网为伸缩结构,在下水前,捞渣网收缩,收缩后的捞渣网的宽度与固定板的宽度相同,如此在本实用新型下水时,避免捞渣网将部分水面上的浮渣压入水中,导致在出水时捞渣网无法打捞到大量的浮渣;在入水后,捞渣网伸张,捞渣网面积增大,如此即可对浮渣进行大量打捞;
3.设置波纹管A和波纹管B,避免捞渣网在伸缩时被浮渣卡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驱动腔体的内部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驱动腔体,2-电机,3-连接杆,4-抓取耙头,5-容纳耙爪,6-固定板,7-捞渣网,8-波纹管A,9-波纹管B,71-固定筒,72-滑动杆,73-连接板,74-液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3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大消落水库的分层取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