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球研磨自动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3314.6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2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义;包德水;王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34 | 分类号: | B24B37/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磨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球研磨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研磨加工钢球的机床都采用立式外圈旋转的研磨机,下料时都是操作工用小料斗慢慢卸下来,人工耗时长达半小时,且劳动强度大,制造成本高,且与规模化生产严重不协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与规模化生产相协调的钢球研磨自动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钢球研磨自动下料装置,由减速机、底座及下料轮组成,所述的底座在垂直平面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通过该安装孔固定有减速机,底座在水平面上设置有四个水平安装孔,通过该水平安装孔将底座固定于研球机床上;所述的减速机上的主轴与下料轮的支撑轴间通过平键连接,同时用螺母将下料轮固定在减速机的主轴上;所述的下料轮由两块侧板、五块叶片、五块导流斜板及一个下料口组成,且在整个下料轮的外圆设计120度弦切断面,该下料轮的弦切断面带缺口端向下。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口固定于其中一块侧板上,且五块导流斜板倾斜于下料口处,五块叶片等均分布于弦切断面以上的下料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钢球研磨加工下料工序效率低,制造成本高,与规模化生产严重不协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减速机;2、底座;3、下料轮;4、平键;5、螺母;11、主轴;21、安装孔;22、水平安装孔;31、支撑轴;32、侧板;33、叶片;34、导流斜板;35、下料口;36、弦切断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减速机1、底座2及下料轮3组成,所述的底座2在垂直平面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21,通过该安装孔21固定有减速机1,底座2在水平面上设置有四个水平安装孔22,通过该水平安装孔22将底座2固定于研球机床上;所述的减速机1上的主轴11与下料轮3的支撑轴31间通过平键4连接防转,同时用螺母5将下料轮3固定在减速机1的主轴11上。
所述的下料轮3由两块侧板32、五块叶片33、五块导流斜板34及一个下料口35组成,且在整个下料轮3的外圆设计120度弦切断面36,该下料轮3的弦切断面36带缺口端向下。
所述的下料口35固定于其中一块侧板32上,且五块导流斜板34倾斜于下料口35处,五块叶片33等均分布于弦切断面36以上的下料轮3上。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下料流程为:
将底座2的四个水平安装孔22与研球机床连接固定,并将下料轮3带缺口端向下,这样研磨钢球时能回避在加工的钢球,同时下球时不需处理槽内钢球可让下料装置直接工作。下料时,可在研球机床照常运转的情况下,启动下料装置电机,电机转动带动1:200的减速机1,减速机1的主轴11通过平键4传递到下料轮3上,使下料轮3产生旋转,此时下料轮3的叶片33开始搯起钢球,钢球随着下料轮3继续转动时,钢球延下料轮3的导流斜板34流向下料口35,完成下料。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3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床十字翻转整料台
- 下一篇:一种抛光机定盘盘面的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