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幕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3541.9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5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汤晴文;虞磊;汤成龙;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幕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于粉尘除尘作业的水幕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灰乳化系统中,进灰和溶灰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石灰粉尘,对环境和员工造成危害。目前一般是通过增加除尘器,更换过滤芯等方法消除粉尘,但是效果不尽人意,经常出现爆仓,滤芯失效更换频繁的情况,同时除尘效果也达不到公司要求,设备的密闭性也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尘效果良好的水幕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幕除尘装置,包括搅拌桶、粉尘输送管道、石灰浆输送管道和搅拌池,搅拌桶顶部设有粉尘输送管道连接搅拌池,搅拌桶底部设有石灰浆输送管道连接搅拌池,搅拌桶液位高于搅拌池液位,还包括若干个水幕喷嘴、水管和水管增压泵,所述水幕喷嘴设置于粉尘输送管道内,方向与粉尘输送管道垂直,水幕喷嘴与水管连接,水管数量与水幕喷嘴数量相当,水管与水管增压泵连接,水幕喷嘴在粉尘输送管道内呈螺旋状等间距等角度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幕喷嘴数量为5个,水幕喷嘴之间的上下间距为60-120cm,在圆周上成72度角平均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幕喷嘴之间的上下间距为80cm。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输送管道内设有5个等间距等角度分布的水幕喷嘴,在水管增压泵的作用下,水幕喷嘴沿输送管道喷出圆柱体水幕,圆柱体水幕吸附粉尘后自然沿输送管道进入搅拌池。在沉降过程中,输送管道内形成一定的负压,促使粉尘源源不断的进入输送管道,达到除尘效果,而且粉尘可以再次回收使用,节约了成本,改善了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水幕除尘装置,包括搅拌桶1、粉尘输送管道2、石灰浆输送管道3和搅拌池4,搅拌桶1顶部设有粉尘输送管道2连接搅拌池4,搅拌桶1底部设有石灰浆输送管道3连接搅拌池4,搅拌桶1液位高于搅拌池4液位,还包括5个水幕喷嘴5、5根水管6和水管增压泵7,所述水幕喷嘴5设置于粉尘输送管道2内,水幕喷嘴5与水管6连接,水管6与水管增压泵7连接,水幕喷嘴5在粉尘输送管道内呈螺旋状等间距等角度分布,水幕喷嘴之间的上下间距为80cm,在圆周上成72度角平均分布。
搅拌桶为石灰和水混合搅拌容器,搅拌池为配制好的石灰乳储存池,搅拌桶内的配置好的石灰乳通过石灰浆输送管道自流进入搅拌池。在进灰和溶灰过程中,开启水管增压泵和石灰搅拌,水压为2~4MPa,水从水幕喷嘴中喷出,在粉尘输送管道中形成圆柱形水幕,粉尘不断被水幕吸附,自然沉降进入搅拌池,达到除尘的目的,下沉过程形成的负压,使得搅拌桶粉尘被吸入粉尘输送管道中,从而使搅拌桶周边没有粉尘泄出,粉尘还可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水管增压泵、水幕喷嘴、搅拌池、搅拌桶均为公知技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水幕喷嘴之间的上下间距为60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水幕喷嘴之间的上下间距为1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3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测压装置的漆雾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淋式铝屑消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