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6159.3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国;董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子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自来 水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上超过80%的自来水厂都以添加氯气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我国自来水水质标准余氯允许范围是0.2-1.5ppm,一般低于1.0ppm以下。余氯不仅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导致水中具有不愉悦的气味,同时,会产生许多的氯副产物,对人体的危害甚至大于余氯本身。如自来水中余氯结合水中有机物时,产生四氯化碳、二氯乙醇、以及三卤甲烷等。三卤(氯、溴、碘),加上甲烷(氢),所以称三卤甲烷,其主要的生成物包括CHCl3(氯仿)、CHBrCl2(一溴二氯甲烷),CHBr2Cl(二溴一氯甲烷)、CHBr3(溴仿)等,此四者合称总三卤甲烷(TTHM)。水中的总三卤甲烷进入人体会立即被吸收,产生二氧化碳、氯离子、碳醯氯(毒瓦斯)等伤害中枢机能、肝、肾、致畸以及致癌。而有些氯副产物在加热煮沸过程中会生成更多,所以需要在加热前除去余氯。
现有的除余氯的方法主要为晾晒,然而我们日常用水不可能做到全部晾晒后再使用,现有技术的净化水装置,滤芯采用膜过滤与吸附剂配合对自来水进行净化,投资高,滤芯更换不便,且往往会将一些对人体有益的金属元素滤除,长期饮用也不利于健康。如果能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自来水净化装置,人们可以自行加装在现有的水龙头上,达到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的目的,将极大地造益人们的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滤网拆洗容易,净化剂更换方便,除氯效果好,家庭购买后可以自行加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包括管壁,与管壁一体制成且位于管壁上端的上连接部,和管壁一体制成且位于管壁下端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上方设置有与管壁一体制成的第一滤网,所述上连接部下方设置有沿管壁周向的第一环形凸出部,所述第一环形凸出部的上段具有径向外的第一环形凹陷,所述第一环形凹陷内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管壁的中部且位于第一环形凸出部和第一滤网之间设置有沿管壁周向的第二环形凸出部,所述第二环形凸出部的上段具有径向外的第二环形凹陷,所述第二环形凹陷内设置有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均平行设置且与管壁的轴向垂直。
上述的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滤网与第三滤网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净化剂,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净化剂。
上述的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剂为活性炭,所述第二净化药剂为碱性颗粒。
上述的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与第二环形凸出部之间设置有沿管壁周向的第三环形凸出部,所述第三环形凸出部的上段具有径向外的第三环形凹陷,所述第三环形凹陷内设置有与管壁轴向垂直的第四滤网。
上述的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之间形成第三空腔,所述第三滤网与第四滤网之间形成第四空腔,所述第一滤网与第四滤网之间形成第五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第三净化剂,所述第四空腔内设置有第四净化剂,所述第五空腔内设置有第五净化剂。
上述的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净化剂为活性炭,所述第四净化剂为碱性颗粒,第五净化剂为电气石。
上述的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石为托玛琳。
上述的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或果壳活性炭,所述碱性颗粒为亚硫酸钙颗粒。
上述的一种多层自来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设置有内螺纹或外螺纹,所述下连接部设置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滤网拆洗容易,净化剂更换方便,除氯效果好,家庭购买后可以自行加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子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子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6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厂脱硫废水的过滤吸附处理装置
- 下一篇:地表水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