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面可折叠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6244.X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9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大祥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毛军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口罩 | ||
1.一种软面可折叠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鼻梁压条和两条耳带;
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上折叠部、遮挡部和下折叠部;
所述下折叠部与所述遮挡部一体成型,且所述下折叠部的高度为所述遮挡部高度的1/3-2/3;
所述上折叠部的下缘与所述遮挡部的上缘相固定;
所述口罩本体从内之外包括内层、过滤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10-50克每平方米的聚丙烯无纺布或纯棉机织布,所述外层为30-80克每平方米的聚丙烯无纺布或纯棉无纺布,所述过滤层为超细聚丙烯、聚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的过滤材料;
所述鼻梁压条固定于所述上折叠部的内层上;
所述两条耳带中的一条耳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与所述遮挡部的左端,另一条耳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遮挡部的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面可折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上缘呈向外凸出的圆弧状,所述上折叠部的下缘所述遮挡部的上缘形状相同,且所述上折叠部的下缘与所述遮挡部的上缘通过热融合的方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面可折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下缘呈直线状,所述下折叠部的上缘与所述遮挡部的下缘平行,且其距离为所述遮挡部高度的1/3-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面可折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叠部上通过热融合形成有第一结合线,所述第一结合线与所述上折叠部的上缘等距,其距离为3-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面可折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叠部上还包括通过热融合形成的第二结合线,所述第一结合线与所述第二结合线围合一区域,所述鼻梁压条位于所述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面可折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叠部的左缘和右缘分别于所述遮挡部的左缘和右缘相固定,所述上折叠部的左部与所述遮挡部的左部通过第三结合线固定,所述第三结合线起始于所述上折叠部的下缘和遮挡部的上缘的最高点,终止于所述上折叠部的左缘的中部,所述上折叠部的右部与所述遮挡部的右部通过第四结合线固定,所述第四结合线与第三结合线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面可折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合线为弧线,所述弧线的凹向与所述遮挡部的上缘的弧线的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面可折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折叠部的左缘和右缘的中部分别于所述遮挡部通过热融合的方式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面可折叠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胶调节扣,所述调节扣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耳带上,用于调节所述耳带的可用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面可折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左缘和右缘上均开设有V型槽,所述耳带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遮挡部的V型槽的上下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大祥,未经杨大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62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套
- 下一篇:一种吸湿排汗两件套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