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底层及楼板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8479.2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平 |
主分类号: | E04B5/08 | 分类号: | E04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底层 楼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物底层及楼板的结构。
背景技术
早期建筑物在建构方式尤其是住宅的结构,大部份以砖瓦及水泥进行施工,渐渐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施工方法的更新,取而代之的便是利用钢筋混泥土的结构来建构较高楼层数的住宅,从地基的开挖及钢筋与模板的搭设,而将建筑物一层楼一层楼的往上建构,但是此种建筑方式颇为不便且工程工时较长,建构工序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底层及楼板的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物底层及楼板的结构,包括:多个底座,所述底座由一表面积较大的下部与一表面积较小且成型于下部上表面的一上部所构成,在下部的底面四角设有调整脚柱,在上部的上表面延伸有多个钢筋与连结座;多个横梁,所述横梁在相对的两端各自设有调整脚柱,所述横梁的长度依底座与底座间的跨距而设定,并通过横梁两端设置的调整脚柱可将横梁跨置于底座与底座之上;多个楼板,所述楼板在相对的两侧各自设有调整脚柱,所述楼板的长度与宽度依横梁与横梁间的跨距而设定,并通过楼板两侧设置的调整脚柱可将楼板跨置于横梁与横梁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建构建筑物底层及各楼层,缩短工程工时并简化建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置于地基板上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次施工作业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物底层及楼板的结构,其包括:多个底座10,所述底座10由一表面积较大的下部101与一表面积较小且成型于下部101上表面的一上部102所构成,在下部101的底面四角设有调整脚柱103,在上部102的上表面延伸有多个钢筋104与连结座105;多个横梁20,所述横梁20在相对的两端各自设有调整脚柱201,所述横梁20的长度依底座10与底座10间的跨距而设定,并通过横梁20两端设置的调整脚柱201而将横梁20跨置于底座10与底座10之上;多个楼板30,所述楼板30在相对的两侧各自设有调整脚柱301,所述楼板30的长度与宽度依横梁20与横梁20间的跨距而设定,并通过楼板30两侧设置的调整脚柱301而将楼板30跨置于横梁20与横梁20之上。
如图2所示,在一平整的地面设置有多个底座10,每一横梁20均跨设于二底座10之间,再将每一块楼板30拼接并跨设于二横梁20间,以构成一建筑物底层及一楼层的楼板结构;如图3所示,可将多个底座10设置于一预先制成的多个地基板40上,并通过各自的调整脚柱103、201、301进行上下微调,以达到底座10、横梁20及楼板30的水平放置,再进行如图3所示的二次施工作业的修补工序,将底座10设于地基板40上所形成的中空处50进行混凝土的填补,及横梁20与底座10与楼板30衔接所形成的中空处60进行混凝土的填补,而构成如图4所示的结构;当建筑物要盖二楼时,可通过底座10的上部102的上表面延伸的多个钢筋104与连结座105向上连结具有钢筋或钢构的混凝土柱体,并依前述结构建构二楼的横梁与楼板,二楼以上依此类推,可获得整栋建筑物完整的主体结构的搭建,并可快速建构建筑物底层及各楼层,缩短工程工时并简化建构工序。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平,未经吴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8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