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新型折板形工件折弯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8698.0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6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芳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折板形 工件 折弯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新型折板形工件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钣金和冲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相同的技术和质量水平下,现在的主要市场竞争压力集中在了成本和效率上。而且随着国内日益上升的人员用工成本,之前宁愿多添人也不愿意添机器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如何提高机器利用率,减少人员成为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情况,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新型折板形工件折弯模具,达到在一个冲程中完成不同方向的2道折弯工序,从而达成减少工位的目的,有效控制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新型折板形工件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通过固定销卡接有一上模折弯冲头,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左侧折板基座和右侧折板基座,所述左侧折板基座上设有左侧折板,所述右侧折板基座上设有右侧折板,所述左侧折板基座和右侧折板基座之间设有折板转轴导向限位单元,所述左侧折板和右侧折板通过转轴与所述折板转轴导向限位单元相连,所述折板转轴导向限位单元套接在所述转轴两端,所述左侧折板一端套接在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右侧折板的一端套接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所述左侧折板和右侧折板下方均设有折板复位单元,所述折板复位单元一端套接在所述转轴上,另一端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折板转轴导向限位单元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在一副模具上通过快速更换刀具,来完成不同产品的生产;
2、对大角度折弯类产品节提高了50%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及待机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及开始成型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及复位脱料状态。
图中:1、上模折弯冲头;2、原材料;3、左侧折板;4、左侧折板基座;5、折板转轴导向限位单元;6、下模座、7、折板复位单元;8、右侧折板;9、右侧折板基座;10、上模座;11、成型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新型折板形工件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座10和下模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0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通过固定销卡接有一上模折弯冲头1,所述下模座6上设有左侧折板基座4和右侧折板基座9,所述左侧折板基座4上设有左侧折板3,所述右侧折板基座9上设有右侧折板8,所述左侧折板基座4和右侧折板基座9之间设有折板转轴导向限位单元5,所述左侧折板3和右侧折板8通过转轴与所述折板转轴导向限位单元5相连,所述折板转轴导向限位单元5套接在所述转轴两端,所述左侧折板3一端套接在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右侧折板8的一端套接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所述左侧折板3和右侧折板8下方均设有折板复位单元7,所述折板复位单元7一端套接在所述转轴上,另一端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
所述折板转轴导向限位单元5固定在所述下模座6上。
如图2-3所示,本具体实施上模折弯冲头1在前半个行程下行过程中将原材料2沿着左侧折板3、右侧折板8的对折轴线向下做工,然后左侧折板3、右侧折板8在冲头带动下向下运动,并沿着轴线向中间折起带动原材料2进行折弯,当上模冲头1达到行程顶点时完成折弯,并开始向上复位,这时左侧折板3、右侧折板8在折板复位单元7的带动下开始复位,并同时将完成着的工件11顶出,同时,通过调换上模折弯冲头1和调节左右折板基座和合模高度,可以在同一幅模具中完成各种角度的折弯。
本具体实施实现了在一副模具上通过快速更换刀具,来完成不同产品的生产;对大角度折弯类产品节提高了50%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芳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芳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8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硼钢钢管的高压气体胀形热成形模具
- 下一篇:新型圆管卷筒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