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波浪纹服装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9170.5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1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施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波浪 服装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服装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波浪纹服装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上的面料多数是平面结构,其制成的服装缺少动感,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时尚元素,单一的平面面料结构满足不了市场,也束缚了服装设计师对个性服装面料的选择。
为此,授权公告号CN 201976814 U,名称为“一种凸凹褶皱型面料”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面料,其在面料的表面设置有数个凸凹不平的褶皱,所述凸凹不平的褶皱是通过面料的热收缩定型而成,褶皱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分布。在实际生产中,这种面料通常是采用热滚筒对进行面料定型使面料表面形成皱褶。
这种面料虽然在追求时尚方面有一定的突破,但在功能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如这种皱褶面料虽然有一定的透气效果,但这种皱褶随着面料的多次水洗会逐渐变平,透气性能也大为降低,而且由于采用热滚筒对面料进行热压定型,面料上的皱纹通常难以形成预定的图案,皱褶的立体感也相对较差。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性能较佳、穿着凉爽舒适、立体感较强且能够在面料上形成预定的立体花纹的立体波浪纹服装面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波浪纹服装面料,包括相互交织的经纱与纬纱,所述纬纱包括用以与所述经纱交织成基布的第一纬纱和用以形成立体波浪纹的第二纬纱,第二纬纱包括第一纱段、第三纱段以及设置在第一纱段与第三纱段之间的第二纱段,第一纱段和第三纱段均与所述经纱交织,第二纱段沉在基布的下表面,基布对应第二纱段的位置形成高出基布上表面其它位置的凸起,凸起的下表面与第二纱段之间形成透气通道。
在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第二纱段的正上方的所述经纱的数量为五根,五根所述经纱对应所述第二纱段的部位悬浮于所述基布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纬纱与所述第二纬纱以1:1的排列比沿经向交替重复布设。
较佳地,所述第一纬纱与所述第二纬纱以两根第一纬纱和两根第二纬纱交替设置的方式沿经向布设。
较佳地,所述经纱与所述第一纬纱均为50D/72F的冰凉丝。
较佳地,所述第二纬纱为50D/36F且具有热收缩功能的高弹丝。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由于基布对应第二纱段的位置形成高出基布上表面其它位置的凸起,凸起的下表面与第二纱段之间形成透气通道,服装面料与人体接触时,透气通道具有透气与散热功能,避免流汗而造成服装面料沾身,保证穿着的舒适。而且凸起的形状由经纱与第二纬纱控制,通过调整经纱与第二纬纱的数量以及相对位置可以形成预定形状的凸起,体现出立体花纹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图1中A向视图。
图中:
10-经纱 21-第一纬纱
22-第二纬纱 221-第一纱段
222-第二纱段 223-第三纱段
23-凸起 24-透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2,一种立体波浪纹服装面料,包括相互交织的经纱10与纬纱,所述纬纱包括用以与所述经纱10交织成基布的第一纬纱21和用以形成立体波浪纹的第二纬纱22,第二纬纱22包括第一纱段221、第三纱段223以及设置在第一纱段221与第三纱段223之间的第二纱段222。第一纱段221和第三纱段223均与所述经纱10交织,第二纱段222沉在基布的下表面,基布对应第二纱段222的位置形成高出基布上表面其它位置的凸起23,凸起23的下表面与第二纱段222之间形成透气通道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91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