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椅上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9719.0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6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大伟 |
主分类号: | A61G3/06 | 分类号: | A61G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公***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椅 上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残人员出行上车的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轮椅上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椅上车设备是铺一个较长的斜形坡道人力推行,或用摆臂结构将人和轮椅摆起上车。前者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后者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小型面包车,而将人摆起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轮椅上车设备是铺一个较长的斜形坡道人力推行,或用摆臂结构将人和轮椅摆起上车。前者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后者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小型面包车,而将人摆起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轮椅上车装置。本实用新型包含升降托板1、升降支架2、高度调节器3、弹簧4、可转动支杆5、支杆支架6、外壳7、支撑横杆8、电动推拉杆总成9,滑动车支架10、滑动车轮11、固定块12、推拉轨道13、前支架14、滚轮15、固定轨道16、后支架17、车底板18、把手22、滑动车轴23、轮胎包24、车内壁25、内轨道28、固定轨道盖板29、轴承31、轴承固定螺母32、斜扣丝母33、扳把34、斜扣丝杠35、推拉轨道顶板36;其特征在于推拉轨道13设置在固定轨道16的内部及内轨道28的外部,固定轨道16和内轨道28固定为一体,固定轨道16的内部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滚轮15,推拉轨道13能在两排滚轮15之间推入固定轨道16的内部,推拉轨道13的外侧固定有支杆支架6,可转动支杆5安装在支杆支架6内部,可转动支杆5的中部设置有弹簧4,可转动支杆5的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器3,滑动车支架10的外侧固定有滑动车轮11,壳外7固定在滑动车支架10的两侧,两个外壳7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横杆8,两个电动推拉杆总成9固定在外壳7内部,电动推拉杆总成9的伸出部分底端固定有升降支架2,升降支架2的下部固定有升降托板1,升降托板1的外端固定有把手22,前支架14和后支架17固定在轮胎包24两侧的车底板18上,前支架14和后支架17的上部与固定轨道16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轨道16设置在车内壁25两侧,固定轨道16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轨道盖板29,前支架14的内部下方固定有斜扣丝母33,斜扣丝母33的内部设置有斜扣丝杠35,斜扣丝杠35的中部固定有扳把34,斜扣丝杠35的顶端设置有推拉轨道顶板36,固定轨道16的一端上部固定有固定块12,滑动车轮11与滑动车轴23之间设置有轴承31,滑动车轴23的端部设置有轴承固定螺母3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轮椅推到升降托板上并固定,电动推拉杆将升降托板升起至车底平面以上,将滑动车及轮椅推入车厢内,收起支杆,将推拉轨道推入固定轨道内,完成上车过程;反之先拉出推拉轨道,放好支杆,拉出滑动车,电动推拉杆落下,完成下车过程,方便安全快捷。既适合较大的金杯车,也适合小型的面包车及高蓬商务车,结构简单,造价低,方便残疾人出行。也可用来装卸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侧视图,图4是升降托板和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固定轨道内轨道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6是电动推拉杆总成更换为液压推拉油缸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推拉轨道和内轨道底平面对齐并与固定轨道锁紧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1是升降托板,36是推拉轨道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大伟,未经宋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9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残疾人专用辅助坐便椅
- 下一篇:一种医用病人平移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