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本质安全型监测广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0287.5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4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有;左鹏飞;陈巧娇;吴淑俊;郑延春;马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友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H20/5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本质 安全 监测 广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中的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本质安全型监测广播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煤矿矿井由于深入地下且通道纵横交错,并且还存在易燃易爆的瓦斯气体等,因此在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中需要使用专用的且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广播装置来保持与井下作业的人员通信。
而现有技术下使用的矿井广播装置主要用于语音通讯,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操作才能产生双向语音对讲,它是一种被动式接收终端。当在矿井某些区域发生透水、产生瓦斯浓度超标或其他情况时,需要井下作业人员或井下监测传感器发现险情,通知井上调度操作员,然后调度操作员发现险情后,通过广播及其它方式,通知井下作业人员紧急撤离。然而传统方式下撤离命令能否及时通知到位依赖于以下因素:第一,井下作业人员发现险情后是否及时上报;第二,井下监测传感器与地面调度室通讯是否畅通;第三,传感器监测系统与广播系统是否有自动联动;第四,调度操作员是否能及时广播;第五,广播系统与地面调度室的通讯是否畅通。而监测系统与广播系统是相互独立,广播系统对监测系统需要有一定的响应时间,但有时候这个响应时间,就会使井下作业人员错失撤离时间,危及到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目前传统广播通讯中,即使在矿井中的广播通讯,在进行广播通讯时采取的都是单身通信方式。即在进行广播时,由于只是单身通讯,广播接收终端只有扬声器发出声音,麦克风不会工作,这是一种开环系统,不能够对扬声器的声音进行监测,从而不能将广播结果反馈到广播发起端,不利于广播发起端不能实时监测到广播是否实际成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本质安全型监测广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用本质安全型监测广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扬声器,壳体正面下部设置有麦克风,壳体内部设置有主机电路板,壳体正面中上部设置有显示屏,壳体正面中部设置有按键电路板、壳体上方设置有铁挂勾,主机电路板上设有电源口、网络口和电气隔离的IO接口电路,壳体下方设置有三个线缆引入装置,线缆引入装置对应的分别与主机电路板上的电源口、网络口和电气隔离的IO接口电路连接,主机电路板分别与扬声器、显示屏、按键电路板和麦克风连接。
所述电源口、网络口和电气隔离的IO接口电路通过对应的线缆引入装置与矿用本安电源、外部网络交换机和其它设备或传感器连接。
所述主机电路板上设置有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显示驱动电路、键盘接口电路和麦克风接口电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与扬声器连接、显示驱动电路与显示屏连接、键盘接口电路与按键电路板连接、麦克风接口电路与麦克风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将监测和广播的功能有机结合,使得这两个功能不仅相互独立,而且又相互关联,提高了广播装置报警的可靠性,为紧急撤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该装置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且利于工程施工,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块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程实施例图。
图中的标号为:1,壳体;2,扬声器;3,显示屏;4,按键电路板;5,麦克风;6,主机电路板;6.1,电源口;6.2,网络口;6.3,音频功率放大电路;6.4,显示驱动电路;6.5,键盘接口电路;6.6,麦克风接口电路;6.7,电气隔离的IO接口电路;7,铁挂勾;8,线缆引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友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友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0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蓝牙通话设备
- 下一篇:多通道时钟分配及信号同步和分配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