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加湿的暖气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1065.5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8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澳;覃春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澳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500 湖北省宜昌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湿 暖气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气片,特别是一种能加湿的暖气片。
背景技术
201410014939.3公开了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暖气片或散热器,这种暖气片或散热器由暖气片或散热器;暖气片或散热器上部的储水槽;储水槽上盖有多个散气孔及一个加水孔所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冬天供暖后,当室内空气干燥湿度低时,只要在暖气片或散热器上部的储水槽内加上一定量的水,利用暖气片或散热器所散发出的热量,使储水槽内的水慢慢的蒸发到空气中去,可以代替加湿器对室内空气起加湿作用,也可在储水槽里加一点香料或消毒液,起美化或空气消毒作用,节约资金和能源。其缺点在于需要经常向储水槽内加水,暖气片或散热器因为加了储水槽体积变大,极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变改变暖气片大小,利用暖气片内部热气中水分进行加湿的暖气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加湿的暖气片包括与热气源相连通腔体、设在腔体壁上的孔,在腔体内壁上设有覆盖在孔上的渗透罩,渗透罩将腔体内部与孔隔开;
渗透罩包括渗透膜,腔体内部的热气中的水分在渗透膜表面结晶水、并通过渗透膜渗透出腔体内部。
进一步讲,渗透罩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表面设有通孔,渗透膜贴在固定板的孔侧,腔体内部的热气中的水分在固定板表面结晶水、并通过通孔流到渗透膜上。
进一步讲,固定板向腔体内突起。
还可以,固定板面向腔体内部壁上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呈长条形。
还可以,固定板面向腔体内部壁上设有导流针,导流针呈锥形体。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渗透膜一面与腔体内部的热气相接触、另一面与腔体外部的气体(需加热空间气体)相接触,当腔体内的热气经过渗透膜时,热气中的水蒸气部分在渗透膜表面结晶,并通过渗透膜从腔体内部渗透出,然后通过腔体壁上的孔对外加湿,即实现了利用热气中水分加湿需加热空间,同时渗透膜设在腔体内,不会增回腔体的体积。
渗透罩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表面设有通孔,渗透膜贴在固定板的孔侧,腔体内部的热气中的水分在固定板表面结晶水、并通过通孔流到渗透膜上,通过设定固板增强了渗透罩的刚度和强度,热气中水蒸气结晶在在固定板上,能延长渗透膜寿命。
固定板向腔体内突起增大与热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蒸气结晶效率。
固定板面向腔体内部壁上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呈长条形,进一步增大与热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蒸气结晶效率,结晶的水通过导流板表面顺流至固定板上。
固定板面向腔体内部壁上设有导流针,导流针呈锥形体,在增加接触面积的同时有利于结晶水顺着导流针流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板优选结构之一。
图3为固定板优选结构之二。
图中:腔体1,孔2、渗透罩3,固定板4,通孔5,导流板6,导流针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能加湿的暖气片包括与热气源相连通腔体1、设在腔体1壁上的孔2,在腔体1内壁上设有覆盖在孔2上的渗透罩3,渗透罩3将腔体1内部与孔2隔开;
渗透罩3包括渗透膜(例如世韩膜、海德能膜、陶氏膜、东丽膜反渗透膜)、固定板4,固定板4向腔体1内突起,固定板4表面设有通孔5,渗透膜贴在固定板4突起的内壁上,腔体1内部的热气中的水分在固定板4突起外表面结晶水、并通过通孔5流到渗透膜上;
工作时,热气在腔体1内与固定板4相接触(遇冷),在固定板4表面蒸气结晶为水,水通过通孔5流到渗透膜上,并通过渗透膜渗出。
如图2中,固定板4向腔体1内突起,固定板4表面设有通孔5,渗透膜贴在固定板4突起的内壁上,固定板4突起外壁上设有导流板6,导流板6呈长条形。
如图3中,固定板4表面设有通孔5,渗透膜贴在固定板4面向孔2侧上,固定板4面向腔体1内部壁上设有导流针7,导流针7呈锥形体,锥形体利于结晶水珠顺着其表面流至固定板4表面。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澳,未经张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1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件内壁堆焊耐腐耐磨层设备
- 下一篇:液冷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