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纵置式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2536.4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3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兰华;王忠涛;卜令锋;郭强;刘洪超;杨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7/00 | 分类号: | F02B67/00;F02B3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纵置式 涡轮 增压 汽油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排量、纵置后驱的新型纵置式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
技术背景
在涡轮增压技术发明之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而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酷的今天,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主要目的在提高性能的同时更注重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轻型汽车作为汽车领域的一大类,他们的体积比较庞大、车重比较重,乘坐舒适性又是轻型汽车主要指标之一,传统的轻型汽车动力大部分选用舒适性较高的大排量汽油机,他的缺点就是高油耗高污染,因此小排量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作为大排量汽油机的替代品应用于轻型汽车也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排量、纵置后驱的新型纵置式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体现的:一种新型纵置式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它包括有气缸体总成,汽缸盖总成,进气歧管总成,排气歧管总成,涡轮增压器总成,油底壳总成,PWM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气缸体总成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整车悬置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发动机左支架体及发动机右支架体;所述进气歧管总成的进气歧管入口设置在汽缸盖总成的顶部、其入口方向向上设置,涡轮增压器总成的涡轮增压器排气口设置在气缸体总成的后中部、其排气口方向向后设置;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总成设置在发动机右支架体的上部,其中的压气机入口方向朝向气缸体总成外侧,而增压器压气机高压气体出口方向朝向气缸体总成前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优点:采用先进的汽油机涡轮增压技术,具有小型轻量化、高性能、低油耗、低污染的优点。具体技术特点如下:
1. 采用铸铝材料的气缸体总成,使发动机更加轻量化;
2. 采用树脂进气歧管总成,为适应整车进气系统进气歧管入口向上;
3. 适应前置后驱车型的排气系统布置,将涡轮增压器排气出口向后;
4. 适应整车布置压气机进气口14向外,有利于空滤管路的布置;
5. 适应整车布置压气机出气口15向前;
6. 适应前置后驱车型布置增加发动机左右支架;
7. 在涡轮增压器总成上集成PWM控制阀及相关管路,使整机结构紧凑;
8. 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排放达到欧V。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置后驱车型布置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总成布置俯视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总成布置前视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总成左视结构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总成右视结构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总成后视结构简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发动机总成,2-气缸体总成,3-发动机左支架体,4-发动机右支架体,5-整车前悬置梁,6-变速器总成,7-汽缸盖总成,8-进气歧管总成,9-排气歧管总成,10-涡轮增压器总成,11-油底壳总成,12-进气歧管入口,13-涡轮增压器排气出口,14-压气机进气口,15-压气机高压气体出口,16-PWM控制阀。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力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由图1-图6所示,图中的1为发动机总成,2为气缸体总成,在气缸体总成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整车悬置梁5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发动机左支架体3及发动机右支架体4;所述进气歧管总成8的进气歧管入口12位置高度设置在汽缸盖总成7的上部、其入口方向向上设置,涡轮增压器总成10的涡轮增压器排气出口13设置在气缸体总成2的后中部、其排气口方向向后设置;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总成10设置在发动机右支架体4的上部,其中的压气机进气口14方向朝向气缸体总成2外侧,而增压器压气机高压气体出口15方向朝向气缸体总成2前侧设置。
另外,图中的为油底壳总成,16为PWM控制阀;图1中的17为传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2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汽车LNG油门踏板控制线路
- 下一篇:一种撬装式燃气发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