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网络升压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2935.0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兆荣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H02M5/10;H01F27/28;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网络 升压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尤其涉及新型网络升压变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升压变压器多为单级、大尺寸磁芯的构造,造成制作成本较高,由于要使磁芯饱和以至于输送电流总量的效率不高,外形较大,总重量过重。
本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网络升压变压器,解决单级、大尺寸、输电低效和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网络升压变压器,包括LC开关电路、初级绕组、变压器磁芯、次级绕组和X-射线管;LC开关电路包括直流电源、地线、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感应器第一连接、感应器、感应器第二连接、电容器、电容器第一连接、电容器第二连接、中心接点、底部接点和顶部接点;直流电源两端分别连接地线和感应器第一端;感应器第二端连接中心接点;电容器和初级绕组平行连接,其第一端与顶部接点连接;第一电子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地线和顶部接点;第二电子开关两端分别连接地线和底部接点;第一电子开关闭合,第二电子开关断开时,电流从直流电源经过顶部初级绕组流到地面或地线,第一电子开关断开,第二电子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直流电源经过底部初级绕组流到地面或地线,这个过程可持续重复进行;电流通过顶部初级绕组交替流动后通过底部初级绕组,引起磁芯的磁场变化,进而引起次级绕组内产生交流电流,感应器能阻止电流流动量的方向改变,消除次级绕组中输出的正弦波电流的变化。
次级绕组通过负载和X-射线管相连;磁芯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LC开关电路、次级绕组和X-射线管都连接地线;LC开关电路通过中心接点、底部接点和顶部接点与初级绕组相连。
初级绕组由顶部初级绕组和底部初级绕组组成;中心接点和顶部初级绕组第一端和底部初级绕组第一端连接;顶部接点和顶部初级绕组第二端连接;底部接点和底部初级绕组第二端连接;顶部初级绕组缠绕在围绕变压器芯和附加变压器第一位置;底部初级绕组缠绕在围绕在变压器和附加变压器第二位置;顶部初级绕组第二端和底部初级绕组第二端分别连接LC电路开关的顶部接点和底部接点;次级绕组至少缠绕在围绕变压器磁芯中的一个。
次级绕组由第一端和第二端组成并和负载两端连接,负载是高电压增器电路,提供至少1000V电压给X-射线管的阳极和阴极两端,阴极连接地线。
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匝数比要大于1:10或1:100,次级绕组的峰值电压至少要高于初级线组的峰值电压100V或1000V。
本实用新型使用多级磁芯代替单级大尺寸磁芯,电力从初级绕组到次级绕组而不需要磁芯饱和;相对于单级磁芯设计,对于同样的电力传输,多级磁芯的总质量或体积都更小,因而其电源尺寸,重量和成本都更低,传输电量更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LC开关电路9、直流电源11、地线12、第一电子开关16、第二电子开关17、感应器第一连接端13f、感应器13、感应器第二连接端13s、电容器14、电容器第一连接端14f、电容器第二连接端14s、中心接点3、底部接点2、顶部接点1、初级绕组15、顶部初级绕组4、顶部初级绕组第一连接端4f、顶部初级绕组第二连接端4s、底部初级绕组5、底部初级绕组第一连接端5f、底部初级绕组第二连接端5s、变压器磁芯6、次级绕组7、次级绕组第一端7f、次级绕组第二端7s、负载8、X-射线管18、X-射线管阳极18a、X-射线管阴极18b。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顶部初级绕组第一连接端4f、顶部初级绕组第二连接端4s、底部初级绕组第一连接端5f、底部初级绕组第二连接端5s、第一位置21、第二位置22、第一变压器芯6a、附加变压器磁芯6b、中心接点3、底部接点2、顶部接点1、附加变压器磁芯6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兆荣,未经陈兆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2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源近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内置干燥塔箱式抽真空饱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