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替考拉宁原料液活性炭板框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3628.4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娜;张永立;苏国军;陈瑞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民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34 | 分类号: | C07K1/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考 原料 活性炭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替考拉宁原料液活性炭板框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替考拉宁,又名太古霉素,1975年被首次发现。它是特定的游动放线菌经发酵、提取后得到的一种万古霉素族糖肽类抗生素,为多个化学结构非常相似的化合物组成的抗生素混合物。
替考拉宁结构上与万古霉素不同的是,在肽骨架上多了脂肪酸侧链,提高了亲脂性,更易于渗入组织和细胞。替考拉宁因此在治疗上表现出比万古霉素更多的优势:
(1)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明显低的肾毒性;
(2)具有比万古霉素长得多的半衰期,每天仅需注射一次;
(3)具有比万古霉素更方便的给药途径,可以采用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方式给药。
(4)替考拉宁的体内抗菌活性为万古霉素的数倍,与其它抗生素联用的安全性高,且具有长的抗生素后效应。
替考拉宁有着和万古霉素相同的作用机理,干扰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中新的部分的合成过程。本品通过肽聚糖亚单位中的氨基酸-D-丙氨酰-D-丙氨酸部分结分结合而起效应,这种结合将正常可被细菌细胞的延长和交叉一桥酸识别的部位“隐藏”起来。这种结合抑制两个方面:形成细胞壁链的亚单位的生长或延长,将新建连接到细胞壁的最终穿越一桥步骤。因此,细胞壁的整合和牢固遭到损坏,细菌生长停止,最后死亡。
发酵过的替考拉宁料液在经过过滤,层析,浓缩,除水过程以后,颜色仍然偏深,为了达到产品要求的色集和程度,采取了超滤浓缩后加活性炭过滤的步骤。但是活性炭过滤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抽滤器抽滤,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使用滤纸时,由于真空度高,滤纸容易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替考拉宁原料液活性炭板框过滤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替考拉宁原料液活性炭板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器、板框过滤器和结晶罐;所述替考拉宁原料液通入搅拌器内,所述搅拌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板框过滤器的进液口,所述板框过滤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结晶罐的进液口;所述板框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多层的滤布和板框,所述滤布和板框之间安装有滤纸。
优选的,所述滤布的孔径是300目。
优选的,所述滤纸的孔径是0.45μ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在料液中加入活性炭粉,进行充分搅拌,将过滤板框每层中加入滤纸,通过多层滤纸过滤去除活性炭粉,也能避免滤纸破损现象,使经过过滤的替考拉宁原料液的澄清度和色集符合我国药典的要求。本装置在实际生产中操作简便,工艺成本低,产品澄清度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替考拉宁原料液活性炭板框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一种替考拉宁原料液活性炭板框过滤装置,包括搅拌器1、板框过滤器2和结晶罐3。将,经过超滤后的替考拉宁原料液通入搅拌器1内,并在搅拌器1内加入活性炭,以解决替考拉宁原料液色集的问题。活性炭为木质粉状Ⅰ型医药级活性炭,200目(0.074mm)的筛网通过率为94%,厂家为烟台通用活性炭有限公司。加入活性炭的量是替考拉宁原料液重量的三分之一。开启搅拌器1,使两者充分混合。
所述搅拌器1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板框过滤器2的进液口,所述板框过滤器2设置有10层板框,其出液口连接所述结晶罐3的进液口;所述板框过滤器2的内部设置有多层的滤布21和板框23,所述滤布21和板框23之间安装有滤纸22。增加滤纸22是因为滤布21的孔径偏大,用于脱色的活性炭粉粒径很小,所以经常发生碳粉渗漏现象,要解决碳粉渗漏的问题,需要再经过多次抽滤才能完全去除碳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过滤步骤中,用板框过滤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抽滤器,并在滤布21和板框23之间安装有滤纸22,滤布21和滤纸22共同协助工作,能够避免滤纸22破损现象,使经过过滤的替考拉宁原料液的澄清度和色集符合我国药典的要求。优选的,所述滤布21的孔径是300目;所述滤纸22的孔径是0.45μ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民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民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3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