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取液氮的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3814.8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0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庆;卿莹;刘益平;金洁;熊勇;陈彬龙;舒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 |
地址: | 6111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氮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打取液氮的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科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利用液氮在研钵中将冰冻的组织样磨碎,以便于提取组织样中的DNA、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析,然而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密度为0.81g/cm3,液氮温度极低,而组织样却又需要在较低温度下保存,因此组织样一般冻存在-80℃冰柜中,为了防止磨样时组织样中的DNA、RNA降解,均采用液氮来磨样。在磨样时,需要将液氮多次少量地倒入研钵中反复研磨,直至样品颗粒达到需要的粉碎度,而此时装有液氮的容器表面已经被低温液氮冻得很冰,戴着手套接触容器壁一会儿都会被冻得很厉害,甚至会冻伤手。现有打取液氮的容器,一般是在圆柱筒形的容器上设置一根竖直杆,这种器具倒液氮不方便,倒出时液氮容易漏洒飞溅,容器壁很冰容易冻伤手,容器底部边缘脆弱以致液氮容易渗漏,而且具有存放不方便等缺点。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打取液氮的容器,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打取液氮的容器,包括杯体,杯体上设有防冻手柄,杯体的杯口处通过链条连接拉环。
进一步,所述防冻手柄设置在杯体外壁靠近杯口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杯体的杯口边缘与防冻手柄相对的一侧设有倾倒口。
进一步,所述杯体外壁设有刻度层。
进一步,所述杯体为圆柱筒形,整体采用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还包括有软质杯套,该杯套具有松紧口,能将整个容器容置其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打取液氮方便,倾倒液氮不易飞溅,也不会冻伤手,而且存放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杯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打取液氮的容器,包括不锈钢制成的杯体1,在杯体1外壁靠近杯口的位置设有防冻手柄2,杯体1的杯口处通过链条3连接拉环4。
所述杯体1的杯口边缘与防冻手柄2相对的一侧设有倾倒口5。所述杯体1为圆柱筒形,杯体1高10cm,杯口内径4cm。
所述杯体1上沿高度方向设置长条形观察口6,在观察口6处采用玻璃7密封,在玻璃7表面设置刻度层8,且最大刻度值为50ml。
参见图3所示,另外,该容器还配置有软质杯套9,该杯套9具有松紧口10,能将整个容器容置其中。
在使用时,将杯体1置入液氮中打取液氮,通过拉环4提起杯体1后,手持防冻手柄2,可以避免手被冻伤。而且,手持防冻手柄2通过倾倒口5倾倒液氮不易飞溅,也便于控制。使用完毕后,可以将整个容器置于杯套9中存放方便,将松紧口10关闭起到防尘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3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