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沉底座网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7293.3 | 申请日: | 2014-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3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桂福坤;王萍;林超;江丹丹;孙天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沉 底座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刚性沉底式深水网箱,尤其涉及自沉底座网箱。
背景技术
养殖网箱由网箱框架系统、网衣系统、锚泊系统和配套设施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其中锚泊系统是网箱在水中的根基,一旦锚泊固定系统在风浪天气中出现问题,将导致网箱整体受力不均而损坏。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网箱锚泊形式有三种:一是传统的多点式锚泊;二是水面网格式锚泊;三是水下网格式锚泊。传统的多点式锚泊系统形式简单,目前我国沿海浮式深水网箱多用此方式。在多点锚泊中依据海域的不同锚的种类也有三种,一是桩锚,价格相对便宜,适合水深较浅且为泥沙底质的海域;二是水泥锚,价格适中,适合沙泥或沙质底质的海域;三是铁锚,价格较贵,适合海底较为复杂的海域。现有技术如申请公布号CN 102715107 A的实用新型申请《一种浮式深水网箱双锚阵式固定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公开了一种浮式深水网箱双锚阵式固定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固定系统包括一组或多组网箱装置,多组网箱装置呈阵式排列,每组网箱装置由四组网箱、框架绳以及锚件组成,其中,四组网箱悬浮在水面上,四组网箱的中心分别位于沿纵、横向设置的同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上,所述锚件为十二组,分别装在位于四组网箱外围的水底床面上,十二组锚件以四组网箱为中心沿纵、横向分布在四组网箱的外侧,每一外侧均设置三组锚件,该三组锚件中相邻的锚件之间连接有连接绳,三组锚件中位于中间的锚件处在四组网箱的对称中心面上,两边的锚件以中间的锚件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网箱和锚件之间连接有斜向下设置的锚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不需要配重系统、管理方便、抗风浪流性能好、养殖水体容量恒定、适于中下层鱼类饲养的自沉底座网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沉底座网箱,包括具有刚性主框的沉底网箱本体,其中:主框上部连接有棱台型的浮框;沉底网箱本体内侧连接有封闭的网衣;刚性主框下侧连接有牵引索;牵引索还连接有具有收放控制组件的自沉底座;收放控制组件能按需的收放牵引索以控制自沉底座与刚性主框之间的距离。通过收放控制组件收放牵引索以控制自沉底座与刚性主框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商品鱼的收获和放养。刚性主框外侧通过牵引绳与锚定绳索连接,可以形成阵列体系,便于管理。平时由于主体基本处于水底,因此风浪对其影响几乎为零,养殖安全性很高,又不失管理的便捷性。同时,锚定系统省去了配重,减小了系统在水中的阻力,抗流性能也较现有技术更为突出。刚性框架的使用,使网衣的养殖容量相对恒定,较现有技术,由于在水体底部,风浪流影响更小,因此具有更好的养殖容量稳定性,根据数值模拟计算,风浪流对于锚定系统的锚的拉力有明显减小。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主框上部连接有棱台型的浮框;沉底网箱本体内侧连接有封闭的网衣;刚性主框下侧连接有牵引索;牵引索还连接有具有收放控制组件的自沉底座;收放控制组件能按需的收放牵引索以控制自沉底座与刚性主框之间的距离。通过收放控制组件收放牵引索以控制自沉底座与刚性主框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商品鱼的收获和放养。刚性主框外侧通过牵引绳与锚定绳索连接,可以形成阵列体系,便于管理。平时由于主体基本处于水底,因此风浪对其影响几乎为零,养殖安全性很高,又不失管理的便捷性。同时,锚定系统省去了配重,减小了系统在水中的阻力,抗流性能也较现有技术更为突出。刚性框架的使用,使网衣的养殖容量相对恒定,较现有技术,由于在水体底部,风浪流影响更小,因此具有更好的养殖容量稳定性,根据数值模拟计算,风浪流对于锚定系统的锚的拉力有明显减小。自沉底座侧面下方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具有棱柱形的外部支撑直杆和之字形内部支撑条固定连接组成。支撑架上结合之字形支撑条,在自沉到海床里面后,可以防止波浪拉力作用,防止移动。支撑架的末端设有支撑球;支撑球上横向连接有支撑杆,并且该支撑杆经T型接头与自沉底座铰接。支撑球采用水泥构件,耐腐蚀,并且由于具有支撑杆经T型接头与自沉底座铰接的设计,因此整个自沉底座结构较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72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运输的人工鱼礁
- 下一篇:一种带消毒装置的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