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7737.3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3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清;曲德川;王兆荣;袁永祥;林海涵;黄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博胜气动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4 | 分类号: | F16N7/3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宋文学;丁宏斌 |
地址: | 2642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雾器。
背景技术
在气动系统中,油雾器起到油雾润滑作用,大多数油雾器采用气动雾化器,雾化后油液随气流喷洒到相应位置起到润滑作用。矿山机械设备使用环境恶劣,振动强烈,对设备元件冲击力大,且在使用、安装及运输过程中,易受外力撞击,易造成元件的损坏。目前使用的油雾器,其贮油杯为透明聚氨酯塑料,由于没有保护装置或保护装置不合理,易发生碰撞,使塑料储油杯产生应力,在气压作用下易发生爆裂,导致事故发生,铸件阀体为铸铝安装时易受外力碎裂,不适宜矿山机械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油雾器易受外力碰撞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矿山专用油雾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雾器,包括注油器体,所述注油器体由上盖、下盖、油杯、安装板焊接而成,下盖由螺堵封堵,调油针拧在调油针座上,调油针座装在上盖上,调油针座由螺母锁紧固定,卡子插入螺母孔内限制调油针,以防松动,吸油管一端通过螺纹扭紧在调油针座上,另一端伸入油杯中,注油衬套由调油针座固定在上盖内。
进一步地,防尘圈套入调油针在螺母端面,用于防尘。
进一步地,油标通过螺纹扭紧在油堵上,油堵扭紧在上盖上,可查看油杯内油量多少。
进一步地,油杯安装有视油管,可从外部方便查看油杯内油量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注油器体为焊接一体结构,结构简化,耐压高。(2)油雾器全部为金属钢结构,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安全可靠。(3)通过调油针可随意调节油量的大小,通过U形卡子固定,防止因机械震动引起松动。避免传统油雾器调油针无放松机构设置,因松动油量发生变化。(4)调油针及调油针座,为锥形硬密封结构,均可方便取出,更换维修方便。(5)视油管的设计可从外部方便观察油杯内油量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盖,2安装板,3油杯,4上盖,5、11O型密封圈,6螺母,7卡子,8防尘圈,9调油针,10弹性销,12油堵,13油标,14注油衬套,15调油针座,16吸油管,17视油管,18螺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油雾器,包括注油器体,所述注油器体由上盖4、下盖1、油杯3、安装板2焊接而成,下盖1由螺堵18封堵,调油针9拧在调油针座15上,调油针座15装在上盖4上,调油针座15由螺母6锁紧固定,卡子7插入螺母孔内限制调油针9,以防松动,吸油管16一端通过螺纹扭紧在调油针座15上,另一端伸入油杯3中,注油衬套14由调油针座15固定在上盖4内。防尘圈8套入调油针9在螺母端面,用于防尘。
在调油针底座15上套有O型密封圈5保证调油针底座15与上盖4间的密封性。同样,在调油针9上也套装有O型密封圈11,以保证调油针9与调油针底座15间的密封性。
在调油针9的上端部设置有弹性销10,弹性销10方便旋转调节调油针9。
油标13通过螺纹扭紧在油堵12上,油堵12扭紧在上盖4上,可查看油杯内油量多少。油杯3安装有视油管17,可从外部方便查看油杯内油量情况。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油雾器进气口通入气体后,气体通过注油衬套14阻挡,一部分气体进入油杯3内,且进口气压高于出口气压,此时油杯内的润滑油液通过吸油管被气体压入注油器内,通过气流引射雾化,油量的大小可通过调节调油针调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铁路机车、冶金、矿山、机械电子、仪器仪表、铸造锻压、石油化工、船舶等行业的需润滑的气动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博胜气动液压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博胜气动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7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NG运输罐
- 下一篇:一种多点探测可调光纤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