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快速放气中央充放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9652.9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7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超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快速 放气 中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用型快速放气中央充放气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是一套汽车在行驶时能够随时调节轮胎气压的系统。其主要作用为:当汽车通过沙漠、海滩、沼泽、泥泞地等特殊地面及冰雪路面时,通过该系统可快速地调节轮胎气压、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及牵引力,从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目前市面上有2种中央充放气系统设计方案,分别是轮胎阀放气系统(专利号:CN1394765A)和控制阀放气系统(专利号:CN102261496A)。
轮胎阀放气系统的放气口设置在轮胎阀上。当需要充气时,控制阀会控制气罐的气体流向轮胎阀,给轮胎进行充气,到达设定胎压参数后,由控制阀内的排气电磁阀排出系统管道内的气体,使轮胎阀处于关闭状态,完成轮胎保压过程。需要放气时,先有个充气过程打开轮胎阀,然后控制阀内的放气电磁阀打开,系统管道产生负压气体,轮胎的气从轮胎阀放气口排出,放气电磁阀关闭完成放气过程,此后轮胎阀处于保压状态。
控制阀放气系统的放气口设置在控制阀上。当需要充气时,控制阀会控制气罐的气体经过电控式常开保压阀流向轮胎阀,给轮胎进行充气,到达设定胎压参数后,电控式常开保压阀关闭,系统管道内的气体从保压阀排气口排出,使轮胎阀处于关闭状态,完成轮胎保压过程。需要放气时,先有个充气过程打开轮胎阀,然后控制阀内的放气电磁阀打开,轮胎内的气体从控制阀放气口排出,放气电磁阀关闭完成放气过程,然后电控式保压阀关闭,快速排出系统管道内的气体,此后轮胎阀处于保压状态。
两种系统都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其中轮胎阀放气系统放气速度较控制阀放气系统快。经过长久以来的装车验证,控制阀放气系统可靠性更高。但随着更大容积的轮胎、更高充放气参数的要求,此种设计方案的缺点也越加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轮胎阀放气系统,放气口设置在轮胎阀上,而轮胎阀固定在轮毂上,车辆涉水时,水、泥土等污染物容易从放气口进入阀内,导致系统失效,可靠性较差。
2.控制阀放气系统,放气口设置在控制阀上,轮胎阀无放气口,避免了污染物进入轮胎 阀内,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此种系统基本满足大多数充放气要求,但当车辆采用规格为16R20或更大容积的轮胎时,并且充放气参数较高(620Kpa以上),此时系统放气时间无法满足《GJB3463-1998军用越野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规范》中3.2.4放气时间要求,存在放气时间过长的问题。
3.控制阀放气系统中的电控式常开保压阀在环境温度较低时(-30°以下),容易失效,可靠性较差。
4.此两种系统当轮胎压力充放气参数较低(140Kpa以下)或较高(620Kpa以上)时,系统均需针对参数进行气阀弹簧重新设计、测试验证,成本高,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快速放气中央充放气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快速放气中央充放气系统,放气速度快,可靠性高,在不采用从轮胎阀放气的情况下,也能快速放气,并且能同时满足不同车辆的轮胎对充放气参数较低和较高的要求。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用型快速放气中央充放气系统,包括控制阀1、快放阀2、旋转密封气室3、轮胎阀4和控制面板5:控制阀1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快放阀2、旋转密封气室3、轮胎阀4;控制阀1通过线束与控制面板5连接,控制阀1通过管路与气罐连接。
优选地,控制阀1设置在靠近车辆气罐处。快放阀2设置在在车辆大梁上,其中快放阀2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控制阀1连接,快放阀2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旋转密封气室3、轮胎阀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新的快速放气中央充放气系统,放气速度快,可靠性高,在不采用从轮胎阀放气的情况下,也能快速放气,并且能同时满足不同车辆的轮胎对充放气参数较低和较高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通用型快速放气中央充放气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通用型快速放气中央充放气系统,包括控制阀1、快放阀2、旋转密封气室3、轮胎阀4和控制面板5:控制阀1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快放阀2、旋转密封气室3、轮胎阀4;控制阀1通过线束与控制面板5连接,控制阀1通过管路与气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超,未经龚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9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K双组份废液回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