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电梯的平层机构和气动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0659.2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2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任维安;刘明国;王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6 | 分类号: | B66B1/36;B66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电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电梯的平层机构和气动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气动电梯因占地面积小、节能、环保而受到关注。气动电梯作为楼宇内的一种快速运输工具,其包含气泵、真空阀、导轨和轿厢。其中,井道壁面与轿厢顶部密封形成密闭空间,井道顶部气泵抽气使密闭空间压力减小,轿厢在顶底面压强差的作用下利用气体压力进行提升,一旦平层不稳定或者平层后因为人离开轿厢的原因轿厢受力发生变化,引起轿厢向上跳动,进而引起轿厢平层脱扣,就会造成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如何确保每一次的电梯平层准确性与可靠性就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电梯的平层机构和气动电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电梯的平层机构,安装在气动电梯的轿厢顶部,包括:电机、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和平层顶杆;其中,所述电机与气动电梯的控制系统连接,并通过齿轮机构带动所述凸轮机构运动,所述平层顶杆的一端与所述凸轮机构接触,另一端与井道导轨的平层豁口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凸轮机构和平层顶杆对称设置有两组。
作为优选,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与电机活动端连接的大齿轮和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两对称设置的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凸轮机构固接。
作为优选,所述小齿轮中心与所述凸轮机构的中心通过连接轴固接。
作为优选,所述平层顶杆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轿厢固接。
作为优选,所述凸轮机构顶部设置有供平层顶杆移动的凹槽。
一种气动电梯,包括:设置在井道内的导轨,安装在井道顶部气泵,与所述气泵对应的顶层密封装置,与所述顶层密封装置对应的轿厢密封环,与所述轿厢密封环固接的轿厢,以及所述的平层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井道顶部还设置有控制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井道底部还设置有进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气动电梯的平层机构,包括:电机、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和平层顶杆。其中,所述电机与气动电梯的控制系统连接,并通过齿轮机构带动所述凸轮机构运动,所述平层顶杆的一端与所述凸轮机构接触,另一端与导轨的平层豁口对应,所述平层顶杆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轿厢固接。当电机接收到控制系统的平层指令时,平层顶杆通过凸轮机构传动嵌入导轨的平层豁口中,由于反行程止动原理,平层顶杆不能在外力作用下反向运动,解决了现有气动电梯平层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电梯平层的可靠性。平层以后,防止了在异常情况下轿厢上行或者下行时自动解锁的现象。此外,本实用新型结合了齿轮机构传动与凸轮机构的传动准确性,实现了气动电梯的平层与平层解锁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气动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气动电梯的平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锁定状态);
图4为图3的A-A面剖视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气动电梯的平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解锁状态);
图6为图5的A-A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气动电梯,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井道10内的导轨20,安装在井道10顶部的气泵30和真空阀90,与所述气泵30对应的顶层密封装置40,与所述顶层密封装置40对应的轿厢密封环50,与所述轿厢密封环50固接的轿厢60,以及设置在所述轿厢60顶部的平层机构70,所述井道10顶部还设置有控制面板80,所述井道10底部还设置有进气口101。气泵30和真空阀90调节轿厢60的顶部和底部的压强差,实现轿厢60的升降。
当然,井道的每一楼层处都设置有层门102和层门锁103,当然,层门102的位置与轿厢60的门位置对应。
请重点参照图3至图6,所述平层机构70,包括:电机701、齿轮机构、凸轮机构704和平层顶杆705。其中,所述电机701与气动电梯的控制系统连接,并通过齿轮机构带动所述凸轮机构704运动,所述平层顶杆705的一端与所述凸轮机构704接触,另一端与导轨20的平层豁口201对应,所述平层顶杆705上设置有固定件706,所述固定件706与轿厢60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06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