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飞翼布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0818.9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0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劲杰;李屹东;宋艳平;李桂生;周璨虎;王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10 | 分类号: | B64C3/10;B64C3/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郭平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布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适应多种任务需要的飞翼布局。
背景技术
飞翼布局与常规布局相比,没有垂尾和独立的机身,隐身性好;机身与内翼高度融合、流线形设计,升阻比高。飞翼的这些优点使其已经成为现在军用飞机常采用的典型气动布局,如B2轰炸机、X-47B无人机、幻影线无人机X-45C、神经元无人机、RQ-170无人机,等等。
飞翼布局的展弦比与前缘后掠角对隐身特性和气动特性影响较大,高隐身要求前缘后掠角大通常大于45°,而高升阻比要求大的展弦比、前缘后掠角小通常小于35°。因此,通常针对高隐身能力设计的飞翼布局升阻比不满足长航时飞行要求,针对长航时飞行能力设计的飞翼布局不满足高隐身能力要求。这导致飞翼布局在执行任务时存在局限性,如针对高隐身设计的X-47B无人机航时不及RQ-170无人机,而针对长航时设计的RQ-170无人机隐身能力不及X-47B无人机。如果针对每种飞行任务都去设计一种飞翼布局,必将使得飞机数量大大增加,配套的保障设施设备也很庞大,成本高;同时,如果某一飞行任务并不多,就将造成飞机被长期闲置,降低使用率,增加单位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适应多种飞行任务的飞翼布局技术,既能适应高隐身飞行任务,又能适应长航时飞行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模块化飞翼布局,由内翼和外翼组成。其中,有2副以上的不同形状外翼,可以根据不同飞行任务选择对应的外翼装在内翼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块化飞翼布局,可以根据不同飞行任务选择对应的外翼,提高作战效能和飞机使用率,进而提高效费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块化飞翼布局组成示意图。
图2为典型的高速高隐身构型示意图。
图3为典型的长航时隐身构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模块化飞翼布局主要由内翼1、外翼2组成,在内翼1上布置有进气道3和尾喷管4等其他气动布局要素。
有2副以上的不同形状外翼2,可以根据不同飞行任务选择对应的外翼2装在内翼1上。
在执行高隐身要求的飞行任务时,选择大后掠小展弦比外翼2,如图2所示。外翼2的前缘后掠角与内翼1的前缘后掠角相同,外翼2的后缘后掠角与内翼1的后缘前掠角相同,以最大程度减少雷达波的反射方向,提高隐身能力。
在执行长航时要求的飞行任务时,选择小后掠大展弦比外翼2,如图3所示,以使飞机升阻比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08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无人机及其可折叠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纵横变向飞行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