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手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0850.7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91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丁思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思夷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配件,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背景技术
手机保护套作为一种可对手机进行有效保护的手机配件被很多手机用户所使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手机的作用已不只是一种单一的通讯工具,更是一种集娱乐、休闲、沟通、交流、应用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移动终端设备。伴随消费者所应用软件类型的增加和手机配件种类的日益繁多,现有一些只具有单一保护和装饰功能的手机保护套已渐渐不能适应现有手机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性强,适应多种手机配件,使用方便,可有效保护手机的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手机壳体,该手机壳后端面制有一内缘制有中空槽的安装柱,该安装柱内缘端部制有一圈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中空槽的内径,所述安装柱内活动嵌装有功能部。
而且,所述手机壳体内壁四周制有用于嵌装手机外壁的凹槽,该手机壳体侧壁制有用于嵌装手机外部按钮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有两种实施例:
实施例1的功能部,所述包括功能部采用柔性材料,该功能部包括一真空吸盘,该真空吸盘的端部制有一安装块,该安装块紧密嵌装在所述安装柱的内缘,所述安装块的端部制有一圈凸环,该凸环与所述安装柱内缘所制限位环相互压接。
所述手机壳体和真空吸盘材质为硅胶。
实施例2的功能部,所述包括功能部采用柔性材料,该功能部包括一用于缠绕手机线缆的绕线柱,该绕线柱的一侧端部一体制有一可将所述绕线柱包裹的收纳罩,所述绕线柱的另一侧端部制有一安装块,该安装块紧密嵌装在所述安装柱的内缘,所述安装块的端部制有一圈凸环,该凸环与所述安装柱内缘所制限位环相互压接。
所述绕线柱通过其端部制出的一圈弯折环与收纳罩相连接,所述收纳罩可绕弯折环向两侧翻转。
所述收纳罩的外缘侧壁制有一定坡度。
所述手机壳体内壁四周制有用于嵌装手机外壁的凹槽,该手机壳体侧壁制有用于嵌装手机外部按钮的通孔。
所述手机壳体,绕线柱和收纳罩材质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手机壳体后端的安装柱内缘制有的限位环配合功能部所制安装块和凸环,可使手机壳体和功能部活动安装,通过更换不同的功能部可以达到不同的功能效果;其中手机壳体内壁四周制出的凹槽可将手机更为牢固的嵌装在手机壳体内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手机脱落,划伤。
1、当采用如实施例1中功能部的结构时,可将手机和光滑平整表面相固定,例如在使用手机导航的功能时,可省去其他固定设备,安装更为牢固,使用更为便捷。
2、手机壳体和真空吸盘采用硅胶材质,可有效保护手机,避免手机使用时因掉落或碰撞产生的划伤。而且在安装时不需要拆卸壳体,安装更为便捷。
3、当采用如实施例2中功能部的结构时,手机壳体、绕线柱配合收纳罩可对耳机线等线缆进行收纳,不会因单独收纳线缆而产生遗落丢失的问题,而且线缆可沿绕线柱有序缠绕,线缆不会因收纳而凌乱缠绕损害线缆,便于使用。
4、收纳罩外缘侧壁制有的坡度配合手机壳体的侧楞可在收纳罩闭合时形成三点支撑的结构,使用者可将手机屏幕呈一定角度放置于一平整台面内,便于使用者使用或观看视频等功能。
5、手机壳体,绕线柱和收纳罩采用硅胶材质,可有效保护手机,而且在安装时不需要拆卸壳体,安装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收纳线缆时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本实用新型创新在于,包括一手机壳体1,该手机壳后端面制有一内缘制有中空槽6的安装柱2,该安装柱内缘端部制有一圈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中空槽的内径,所述安装柱内活动嵌装有功能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机壳体内壁四周制有用于嵌装手机外壁的凹槽3,该手机壳体侧壁制有用于嵌装手机外部按钮的通孔4。
上述功能部形式中具有两种方式,下面分别通过实施例1、2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思夷,未经丁思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08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模组结构
- 下一篇:触控显示模组和具有其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