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乳化器出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3749.7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7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旭峰;贺洪江;胡良伟;韦乃豪;刘咏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易普力重庆力能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垫***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器出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乳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化器出料系统。
背景技术
乳化器的出料口位置一般都是固定设置,其出料口连接至流水生产线的料槽中,以便由乳化器出来的乳化液进入至料槽并流至下一生产步骤中。然而在生产出料初期所产生的废药和停机冲洗过程所产生的废液不能进入至流水生产线中,而需接出废料另行处理。目前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操作人员依靠手工搬动料槽后,再由接出废药或废液,费时费力,且废药渣或废液容易溅落地面或烫伤操作人员,不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持和生产安全。况且因乳化器本身的结构使得其布局需分楼层,这样,在开机需切换冷热水时,操作人员需快速在两个楼层之间来回进行层间操作,工作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乳化器出料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操作使用方便安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状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乳化器出料系统,其包括乳化器的出料通道及其端部出料口下方的流水线料槽,在所述流水线料槽侧边或端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废料接槽;在所述乳化器或流水线料槽侧边设置有一支架,在该支架上铰接旋转臂,该旋转臂另一端与所述出料通道的端部相固连,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可将所述出料通道的出料口移动到所述废料接槽上方的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的气缸座铰接于所述支架上,该气缸的气缸杆铰接于所述旋转臂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料通道的端部上设出料端头,所述出料口设于该出料端头底部;所述出料端头与所述旋转臂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废料接槽底部设置有废料管,将废料管接通至一废料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通道为柔性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流水线料槽及废料接槽固定,通过气缸带动旋转臂及其上的出料通道,可将出料通道的出料口旋转到废料接槽上方,这样,在生产出料初期所产生的废药及停机冲洗过程所产生的废液可通过该废料接槽排出,正常生产时,由气缸将出料通道旋转复位,使得出料通道的出料口处于流水线料槽的上方,即可正常生产。
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操作使用方便安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图2所述的乳化器出料系统,其包括乳化器的出料通道16及其端部出料口下方的流水线料槽10,在所述流水线料槽10侧边或端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废料接槽12;在所述乳化器或流水线料槽10侧边设置有一支架15,在该支架15上铰接旋转臂13,该旋转臂13另一端与所述出料通道16的端部相固连,在所述支架15上设置有可将所述出料通道16的出料口移动到所述废料接槽12上方的气缸14。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流水线料槽10及废料接槽12固定,通过气缸14带动旋转臂13及其上的出料通道16,可将出料通道16的出料口旋转到废料接槽12上方,这样,在生产出料初期所产生的废药及停机冲洗过程所产生的废液可通过该废料接槽12排出,正常生产时,由气缸14将出料通道16旋转复位,使得出料通道16的出料口处于流水线料槽10的上方,即可正常生产。
具体地,所述支架15可固定在流水线料槽10侧边,也可固定在乳化器的侧边,还可直接固定在整个流水线的机架上,仅需去与流水线料槽10或乳化器相对固定即可。而对于气缸14,可采用气缸手控阀进行控制,当生产初期或停机冲洗时,由操作人员控制该气缸手控阀控制气缸14,将出料通道16的出料口移至废料接槽12上方即可。
如图2所示,所述气缸14的气缸座铰接于所述支架15上,该气缸14的气缸杆铰接于所述旋转臂13上。这样,通过气缸14上的气缸杆带动旋转臂13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整个出料通道16端部进行移动,最终到达废料接槽12上方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易普力重庆力能民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易普力重庆力能民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3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式膨化珍珠岩浆搅拌机
- 下一篇:用于锅炉SCR脱硝系统的混烟调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