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炉的操作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5748.6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夏俊;丁杰明;姜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8 | 分类号: | F24C7/08;F24C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炉 操作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炉,尤其是涉及微波炉的操作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微波炉的操作面板已经广泛使用触摸按键来代替传统的机械按键。触摸按键显示在触摸屏上,在触摸屏后设有导光板和背光灯。出于节省能源等考虑,希望微波炉的按键的背光亮灭可以被单独控制,进而实现操作上的巡航提示。在巡航提示时,按键的背光提示不应会影响到其它按键键,从而影响正常使用及美观程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现有的做法是在导光板的侧面包裹挡光铝膜来解决漏光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导致了组装复杂(需要利用其它制具辅助)和包裹不良率高,从而增加了产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波炉的操作面板,其组装更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波炉的操作面板,包括基板、格栅、导光板阵列以及触控板。该基板上设有光源阵列。格栅具有单元格阵列,该格栅设于该基板上,且各单元格包围对应的光源。导光板阵列设于该基板上,各个导光板对应各个单元格设置。该触控板覆盖该导光板阵列和该格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导光板阵列的各个导光板分别嵌入对应光源所在的单元格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个导光板的厚度与该格栅的厚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导光板和该格栅通过第一双面胶层固定在该基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触控板通过第二双面胶层粘结该导光板和该格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仅仅通过增加格栅就可以解决原来光源漏光和导光板组装定位困难的问题,不必再进行繁琐的包裹铝膜,因而降低了组装成本,而且不存在良率问题。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微波炉的操作面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微波炉的操作面板的组装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微波炉的操作面板的立体分解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微波炉的操作面板的组装剖视图。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操作面板10主要包括基板11、格栅12、导光板阵列13以及触控板14。基板11可为操作面板10的电路板,在基板11上设有光源阵列15。光源阵列15包括按照矩阵方式排列的多个光源15a。举例来说,各个光源15a可为发光二极管。此外,在基板11上还设有触控电极阵列16。触控电极阵列16包括按照矩阵方式排列的多个触控电极16a。这些触控电极16a可感受使用者的触控,从而提供感测信号。基板11上还可设置必要的驱动电路,以驱动光源阵列15,并设置必要的检测电路,以检测触控电极阵列16的信号。
格栅12具有单元格阵列,例如图中大致排列成3*5的单元格阵列。格栅12设于基板11上,且当这样设置时,各单元格12a会与各光源15a一一对应。具体地说,各单元格12a会包围对应的光源15a。
导光板阵列13也设于基板11上,导光板阵列13也是大致排列成3*5。导光板阵列13的各个导光板13a对应各个单元格12a设置。具体来说,各个导光板13a可以嵌入各个单元格12a。反过来看,各个单元格12a会将对应导光板13a的四个侧面包裹,因此各光源15a所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板13a后,不会从侧面漏出,只能朝前方发射。较佳地,设置各个导光板13a的厚度和格栅12的厚度相同,保证几乎不存在漏光问题。
最后,触控板14会覆盖导光板阵列13和格栅12。
如图1所示,各导光板13a和格栅12通过第一双面胶层17固定在基板11上。另外,触控板14可通过第二双面胶层18粘结导光板13a和格栅12。
在组装时,可以将第一双面胶层17贴附在基板11,然后把格栅12贴附在第一双面胶层18上,接着在格栅的空挡部分依次嵌入导光板13a并进行贴附。最后基板11、格栅12和导光板13a作为整体贴附在触控板14上固定。
由于格栅的高度和导光板的高度是一致的,所以导光板嵌入格栅后不存在漏光问题,且导光板和功能按键之间的配合定位性好,不存在偏移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通过增加格栅就可以解决原来光源漏光和导光板组装定位困难的问题,不必再进行繁琐的包裹铝膜,因而降低了组装成本,而且不存在良率问题。另外,格栅的形状可以配合导光板进行变化,实现功能显示区域的异形化。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57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