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管在线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6543.X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5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任超;孙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1/06 | 分类号: | C25F1/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管 在线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管表面处理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线电解装置,用于与不锈钢管生产线匹配以在线快速去除金属氧化皮和贫铬层。
背景技术
工业用不锈钢圆管、方管、异形管经过焊接后必须进行热处理来消除残余应力、恢复焊缝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在空气中退火后的金属表面会形成一层成分复杂、与金属基体结合致密的氧化皮(铁锈)和贫铬层。传统工艺普遍采用酸洗池浸泡和抛光机打磨去除氧化皮,这样处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酸洗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易污染环境,对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如TTS446)有氢脆的风险;抛光增加表面残余应力,降低耐蚀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在线电解装置,以便在管材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完成氧化皮和贫铬层的在线去除,在保证表面质量的同时,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管在线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槽5和漂洗吹干装置9;其中,所述电解槽5中设置有三段式环形电极4,前后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待处理不锈钢管1通过的一对同轴圆孔;以及所述漂洗吹干装置9位于所述电解槽5的后端,包括热水喷淋漂洗装置和热风吹干装置,所述热水喷淋漂洗装置和热风吹干装置均与所述不锈钢管1通过路径同轴设置。
其中,所述三段式环形电极4按照“阴极-阳极-阴极”分三段设置,且阴极和阳极的面积比为2倍以上,所述三段式环形电极4和所述不锈钢管1外壁的间隔均为60~80mm。
其中,所述电解槽5前后侧壁上的同轴圆孔上分别设置有防电解液溢出装置2、2’,所述防电解液溢出装置2、2’包括O型环和埋设在所述O型环中的空气管路,所述空气管路出口与所述不锈钢管1移动的路径呈60°夹角。
其中,所述电解槽5中还设置有多块电解液导流板6,所述多块电解液导流板6将所述电解槽5分割成多个室,且所述多块电解液导流板6在所述不锈钢管1穿过的路径位置处均开有容所述不锈钢管1穿过的圆孔。
其中,所述电解槽5下方或侧面还设置有电解液循环装置,所述电解液循环装置包括沉淀物分离过滤槽15、过滤网16、潜水泵14’和流量控制器17,所述电解槽5中产生的含有电解沉淀杂质的电解液通过所述流量控制器17和过滤网16流入所述沉淀物分离过滤槽15,过滤后的电解液通过所述潜水泵14’再抽回所述电解槽5。
其中,所述电解液循环装置还包括电解液储料槽13和潜水泵14,所述电解液储料槽13中存储有新鲜电解液,所述潜水泵14将所述新鲜电解液泵入所述沉淀物分离过滤槽15中。
其中,所述热水喷淋漂洗装置包括热水盘管7和热水加热器8,所述热水盘管7盘成环状,在朝向所述不锈钢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喷水孔,所述热水加热器8位于所述热水盘管7的进水端;以及
所述热风吹干装置包括热风加热器10和热风盘管11,其中所述热风盘管11盘成环状,在朝向所述不锈钢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热风加热器10位于所述热风盘管11的进风口。
其中,所述热水喷淋漂洗装置中热水加热器8设置的加热温度为55~60℃,所述热水盘管7的长度为300~400mm,喷淋量为1~3L/min;所述热风吹干装置中热风加热器10设置的加热温度为60~70℃,送气量为2~4L/min。
其中,所述漂洗吹干装置9还包括小型纳滤设备18,所述小型纳滤设备18与所述热水盘管7喷淋水的回收管路相连,处理后的水返回到所述热水加热器8中。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通过在线电解处理,不再需要浸泡酸洗工艺,提高了不锈钢管的生产效率;可以根据生产速率调整电解效率,可完全去除退火后生成的氧化皮和贫铬层;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电解液可回收循环使用,成本低廉;可以根据材质选用不同中性盐的电解液体系,具有通用性和便捷性;产品表面质量完全符合交货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管在线电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O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6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生法蓝宝石自动长晶设备的称重自卸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刷用电解氧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