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正激开关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7266.4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占兴;曾国辉;王庆振;欧胜;刘海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开关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正激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中,如变频器、伺服驱动器、软启动器等众多变频调速器的输入电压基本都是220V、三相380V、660V;但是在控制器的使用中,需要的电压等级多为24V、15V、8V、5V,即存在使用电压和输入电压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开关电源将高电压转变为控制器中使用的低电压。
目前国内外控制器中开关电源用的较多的一种开关电源是通过电源驱动芯片控制变压器的工作,从而在变压器副边产生控制器中所需要的低压电压。此种电源驱动芯片一般需要15V左右的电压才能使其正常的工作,现有的变频器厂商是通过在变压器副边产生一个24V电压,再增加一副边用来产生15V电压,进而提供给驱动芯片和控制电路使用;即需要2个副边才能完成工作,额外添加一副边增加了变压器的体积,同时与增加副边相配合使用的外围电路也需要增加,进而增加成本,且发热更高从而影响变压器的寿命,导致整个变频调速器的故障率增加,给生厂商和用户带来许多麻烦和损失。
因此,开关电源技术领域急需一种减小体积,降低变压器的发热,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降低成本的改进型正激开关电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正激开关电源,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型正激开关电源,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
第一电路,包括电源、整流器、驱动芯片、变压器主边、变压器副边和产生15V电压的外围电路,整流器分别与电源、变压器主边相连接,变压器主边和变压器副边通过电磁感应相连接,驱动芯片分别与产生15V电压的外围电路、变压器主边相连接;
第二电路,包括产生24V电压的外围电路和控制电路,产生24V电压的外围电路分别与变压器副边、产生15V电压的外围电路通过电感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正激开关电源,其中,还包括:隔离器,隔离器分别与产生24V电压的外围电路和驱动芯片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正激开关电源,其中,隔离器为电感线圈。
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正激开关电源,其中,整流器还包括6个二极管和3个桥臂,并且3个桥臂并联在一起,每个桥臂串联2个二极管,输入三相交流电U、V、W分别接在每个桥臂的两个二极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控制电路对电压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本实用新型将电路中开关电源设计成2个电路,有效地防止干扰情况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的提高2个电路之间的抗干扰性能,在2个电路之间安装有隔离器,隔离器通过电感隔离,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极好的隔离作用,大大的提高了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之间的抗干扰能力。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一个电感,只采用1个副边就能够产生15V的电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使用的2个副边而言,既减少了副边的数量,同时又减少了与副边相配合使用的外围电路,进而降低成本,减小体积。
4、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外围电路和副边,进而降低了变压器的发热功率,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正激开关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正极开关电源含有隔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正极开关电源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由15V电压转换为24V电压的电路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由24V电压转换为15V电压的电路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变频器厂家采用的正激开关电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实现的措施、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正激开关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正极开关电源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7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