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防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7407.2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9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江;仝勖峰;张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煜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2 | 分类号: | G08B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装置,特别地,涉及用于地下电力电缆的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输电线路所经区域扩大,地下电缆供电在配电系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电缆线路具有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占地少、供电可靠性高等优势。然而,电缆在使用中常常受到外力破坏,尤其是人为盗割电缆的现象频频发生,使得电缆供电的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
市售的电缆防盗装置通常仅对电缆的线芯信号进行监测,因此只能监测电缆线芯的破损和盗割,却无法及时监测到电缆的屏蔽层被破坏的情况。
现有电缆防盗装置通常采用电容检测法、电力线载波检测、漏电电流检测法等。其中,电容检测法需要安装额外的辅助空置电缆,这就给运维部门增加了改造成本,而且在电缆没有被完全剪断的情况下很可能不会产生报警。相较于电容检测法,电力线载波法无需安装辅助空置电缆,但该方法不适用于变压器线路以及太长的线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对于漏电电流检测法,由于不同电缆段的情况不一,其检测信号初始值也应不同,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检测初始值难以确定,更重要的是若采用该方法,则在安装防盗装置时需要接触到火线,在安装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上述各检测法均要求在电缆中有电流流过的情况下进行检测,也就是说,在停电状况下,若电缆出现破损或者遭遇盗割,上述方法均不能检测到,防盗报警功能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地下电力电缆的运行特点以及现有电缆防盗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的地下电力电缆防盗报警装置,在电缆外层的屏蔽铜皮或者钢铠遭到破坏时,即使在停电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地发送出防盗报警。
一种电缆防盗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信号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注入到地下电力电缆的外屏蔽层中的电流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与一标准电阻R0串联连接于电缆的屏蔽层与屏蔽层接地端之间,在所述屏蔽层和所述屏蔽层接地端之间还串接有与所述信号发生器并联的接地通路模块,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的一端连接到电缆的屏蔽层,另一端接地,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信号发生器为高频电流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信号发生器为ICL8038芯片。
优选地,所述接地通路模块包括依次并联连接的电阻R1、电感器L0和瞬态二极管V1。
优选地,所述接地通路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瞬态二极管V1并联的高压放电管V2。
优选地,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为电压检测电路。
优选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报警控制电路。
优选地,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2、R3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U的反相端和同相端,所述反相端和所述同相端与大地之间分别接有瞬态二极管V3、V4,所述同相端与大地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4,所述反相端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5。
优选地,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容C。
优选地,所述报警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和报警器,所述单片机集成有滤波电路和A/D变换电路。
相比传统的电缆防盗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新的高频电流信号注入技术,利用电缆外围的钢铠层与大地之间自然形成的回路对电缆故障进行测量,在安装本防盗装置时,无需对电缆进行破坏和改造,直接安装在变电站电缆接入端的钢铠上即可。安装方便,施工成本低。
此外,由于安装于电缆外围的钢铠,防盗装置的运行环境相对独立,不会对现有的电力传输带来任何影响,也不会受到电力信号波动的影响,从而确保了测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防盗装置用于连接两个变电站之间的电缆段的防盗报警,所述电缆段在变电站两端均良好接地,本电缆防盗装置以串接的方式安装于电缆一端与大地之间,即电缆一端通过本装置接地。现有电力电缆通常为三芯电缆,内部三根芯线分别包覆有屏蔽铜皮,再通过外层钢铠进行保护。屏蔽铜皮和外层钢铠构成了电缆的屏蔽层。也就是说,本装置在安装时一端连接电缆的屏蔽层,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煜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煜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7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安校车智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工作站防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