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还田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7951.7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6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健 |
主分类号: | A01B49/04 | 分类号: | A01B49/04;A01D82/00;A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还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犁,特别是一种秸秆还田犁。
背景技术
目前,犁地用的犁大多没有秸秆还田功能,如果在犁地之前要将秸秆还田,还需要另外再增加秸秆还田机。而现在农村的玉米秸秆大面积还田大都采用先粉碎后犁地或旋耕两个环节,还有把玉米秸秆免粉碎整体掩埋的,不管哪种秸秆还田方法都存在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很有效地把秸秆完全掩埋掉,犁完地后还有一部分秸秆露在地表,且旋耕露的更多,从而导致播种时有相当一部分麦种就播在这秸秆上面,这就造成了播种后发芽率低、分蘖量小,每亩还多播种5~10斤,且苗弱,冬天易冻死。另外,虽然现在也有与犁搭配在一起使用的秸秆还田机,但其对秸秆的掩埋深度仍然比较浅,仍会有一些秸秆露在地表。以上为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秸秆还田犁,该秸秆还田犁能够在耕地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无论是先粉碎秸秆后犁地将秸秆还田,还是免粉碎直接犁地将秸秆整体掩埋还田,都能够将秸秆完全掩埋,且对秸秆的掩埋深度深,秸秆不会露在地表,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秸秆还田犁,包括犁,所述犁上设有一端与拖拉机输出轴相连接的万向节、设置在犁前梁上的齿轮箱变速器、设置在犁大梁上的中间轴、设置在各个犁铧前的若干轮轴和若干带有刀尖的锯刀轮,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与齿轮箱变速器的输入端轴相连接,齿轮箱变速器的输出端轴通过槽轮及皮带与中间轴相连接,所述若干锯刀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若干轮轴上,所述若干轮轴均通过槽轮及皮带与中间轴相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液压泵、若干液压马达、若干秸秆压盘、高压油管、高压串联油管和回油管,液压泵设置在中间轴的后面,液压泵的输入轴通过槽轮及皮带与中间轴相连接,若干液压马达分别设置在各个犁铧前,与犁大梁相连接的若干个可上、下浮动的弹性支架上,每个弹性支架的下方设有与每个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的每个秸秆压盘,每个秸秆压盘位于每个锯刀的外侧,高压油管一端与液压泵的供油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液压马达的进油口,若干液压马达之间分别都通过高压串联油管相连接,最后一个液压马达的出油口与回油管的一端相连接,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液压泵的回油口。
本实用新型每个弹性支架由耳支座、环座、活动架、销轴、弹簧和活动柱组成,耳支座在每个犁铧前,与犁大梁固定连接,耳支座的右侧面上部位置焊接有环座,活动架通过销轴与耳支座活动连接,弹簧的上端与环座相连接,活动柱穿装在弹簧及环座内,活动柱的下端与位于活动架右侧的安装柱相连接,活动柱的上端由环座内伸出,在活动架上面固定每个液压马达,在活动架的下方设有与每个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的每个秸秆压盘。
本实用新型锯刀轮上的刀尖与锯刀轮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或者为分体式结构;当锯刀轮上的刀尖与锯刀轮本体为分体结构时,刀尖为其上焊有合金的可装卸式刀尖,刀尖安装在锯刀轮本体的外圆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该秸秆还田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耕地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动力足,无论是先粉碎秸秆后犁地将秸秆还田,还是免粉碎直接犁地将秸秆整体掩埋还田,都能够将秸秆完全掩埋,且对秸秆的掩埋深度深,秸秆不会露在地表;2)使用该秸秆还田犁耕地将并将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的掩埋深度深,播种时麦种就不会播在还田的秸秆上面,因此更加节约麦种,播种后发芽率高、分蘖量大,苗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压泵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每个弹性支架、每个液压马达和每个秸秆压盘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未经李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7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