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颗粒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8280.6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5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栋杰;徐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达高科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54;G01N1/2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颗粒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颗粒采集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大气污染严重,导致大气中含颗粒物的成分较多,由于颗粒物大多来源于工业生产的排放,故颗粒物的成分大多都是有害物质,如果吸进肺里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对大气中的颗粒物的成分检测就尤为重要,而一般的颗粒采集器不能将大气中的颗粒物充分的过滤出来,导致采集到的颗粒物成分不充分,这会降低气体采样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颗粒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第一收集瓶、第二收集瓶、倒置过滤漏斗、过滤网和过滤膜,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架内侧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槽配合的梯形导轨,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设置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下端设置有第一收集瓶,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倒置过滤漏斗,所述倒置过滤漏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收集瓶的出口端相连,所述倒置过滤漏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收集瓶的进口端相连。
具体地,所述支架外侧设置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倒置过滤漏斗下方设置有橡胶棒。
具体地,所述第一收集瓶与所述倒置过滤漏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层过滤装置对大气中的颗粒物过滤,充分的将大气中的颗粒物吸附在过滤装置上,同时装置便于拆装,便于取出颗粒物进行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网,2-第一支撑板,3-过滤膜,4-卡扣,5-第一收集瓶,6-第二支撑板,7-倒置过滤漏斗,8-橡胶棒,9-第二收集瓶,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0、第一收集瓶5、第二收集瓶9、倒置过滤漏斗7、过滤网1和过滤膜3,支架10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6,支架10内侧设置有燕尾槽,第一支撑板2上端设置有过滤网1,过滤网1上设置有与燕尾槽配合的梯形导轨,第一支撑板2下端设置有过滤膜3,过滤膜3下端设置有第一收集瓶5,第二支撑板6的下端设置有倒置过滤漏斗7,倒置过滤漏斗7的一端与第一收集瓶5的出口端相连,倒置过滤漏斗7的另一端与第二收集瓶9的进口端相连,设置有第一收集瓶5可以将收集到的空气暂时保存在瓶中,而形状设置成漏斗形状是为了增大进入第一收集瓶5的空气与第一收集瓶5瓶口的接触面积,设置第二收集瓶9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在收集过程中,外界空气不通过采集器的进口而从其它地方混入采集装置中。
如图1所示,支架10外侧设置卡扣4,这是为了便于将过滤装置取出,倒置过滤漏斗7下方设置有橡胶棒8,这是为了将收集的空气充分的送入第二收集瓶中9,第一收集瓶5与倒置过滤漏斗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这是为了防止收集到的空气外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抽吸泵将空气送入装置的进口时,分别通过过滤网1、过滤膜3和倒置过滤漏斗7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充分的过滤出来,同时第一收集瓶5和第二收集瓶9可暂时收集过滤过的空气,并防止外界空气再次进入收集装置干扰收集数据,本装置还可以打开卡扣4,将收集到的颗粒物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达高科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思达高科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82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泥生产除尘的卧式旋转滤芯除尘器
- 下一篇:布袋除尘器喷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