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气囊自动充气的新型内结构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0147.4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9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平;罗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荣平;罗茜 |
主分类号: | B60C5/20 | 分类号: | B60C5/20;B60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700 江西省泰和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自动 充气 新型 结构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气囊自动充气的新型内结构轮胎。
背景技术
现在通用的汽车轮胎在行驶途中,难免不遇到铁钉、玻璃等尖利物,刺破轮胎,造成漏气、爆胎,有些汽车轮胎从使用到报废,被扎几十次以上,给维修补胎带来巨大工作量,给驾驶员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便;更重要的是,行驶途中的汽车爆胎、漏气使汽车行驶失去平衡,驾驶员难以掌握方向,易造成安全事故,这是极其危险的。中国专利201120493823.4公开了一种新型内结构轮胎,这种新型内结构轮胎从外至内由橡胶轮胎、小气囊层、空心层和金属轮毂依次连接构成,较好的解决了汽车轮胎怕扎怕刺的问题,但使用长久后,小气囊层的部分小气囊难免不会出现一些跑气漏气或气压不足的问题,致使这种新型内结构轮胎圆周气压不平衡,行驶不平稳,局部怕扎怕刺,影响整个新型内结构轮胎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小气囊自动充气的新型内结构轮胎,随时自动补充小气囊内的气压,保持轮胎圆周气压平衡,行驶稳定,不怕扎、不怕刺,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气囊自动充气的新型内结构轮胎,包括有从外至内依次连接的橡胶轮胎、小气囊层、空心层和金属轮毂,在小气囊层的每个小气囊与空心层连接处安装有自动向小气囊内充气、但小气囊内气体不能回流的充气单向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充气单向阀为橡胶阀,包括橡胶阀体和橡胶阀板,橡胶阀体中心部位开有中心孔和充气孔,橡胶阀体平面与橡胶阀板平面平行安装,橡胶阀板的中心阀轴套装在橡胶阀体的中心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充气单向阀与小气囊连接安装采用:小气囊安装孔壁嵌入橡胶阀体的边槽,或者小气囊与橡胶阀体一体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空心层安装有充气嘴。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橡胶轮胎的内侧成型固定有小气囊层和空气层,因而具有不怕扎不怕刺的优点性能,又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每个小气囊与空心层的连接处安装有自动向小气囊内充气、但小气囊内气体不能回流的充气单向阀,因而当新型内结构轮胎使用长久后,个别小气囊跑气漏气或气压不足时,空心层的气压会通过充气单向阀向小气囊内自动充气,始终保持新型内结构轮胎的小气囊层气压饱满、均衡,避免因轮胎部分小气囊气压不足而产生的行驶不平稳、局部怕刺怕扎、安全性能差的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不怕扎不怕刺的优点,而且能自动向小气囊层内的小气囊充气,保持新型内结构轮胎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橡胶轮胎,2-小气囊层,3-空心层,4-金属轮毂,5-充气单向阀,6-橡胶阀体,7-橡胶阀板,8-中心阀轴,9-充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小气囊自动充气的新型内结构轮胎,包括有从外至内依次连接的橡胶轮胎、小气囊层、空心层和金属轮毂,在小气囊层的每个小气囊与空心层连接处安装有自动向小气囊内充气、但小气囊内气体不能回流的充气单向阀。
上述充气单向阀为橡胶阀,包括橡胶阀体和橡胶阀板,橡胶阀体中心部位开有中心孔和充气孔,橡胶阀体平面与橡胶阀板平面平行安装,橡胶阀板的中心阀轴套装在橡胶阀体的中心孔内。
上述充气单向阀与小气囊连接安装采用:小气囊安装孔壁嵌入橡胶阀体的边槽,或者小气囊与橡胶阀体一体成型。
上述空心层安装有充气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荣平;罗茜,未经王荣平;罗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01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轮胎
- 下一篇:一种双筒可控制进料的两级搅拌式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