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车支腿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772475.8 申请日: 2014-12-10
公开(公告)号: CN204281131U 公开(公告)日: 2015-04-22
发明(设计)人: 郜玉芬;侯振国;周支军;张煜;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6C23/80 分类号: B66C23/80;B66C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0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吊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吊车支腿。

背景技术

吊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港口、车间、电力、工地等地方的起吊搬运机械。吊车这个名称是起重机械统一的称号。频繁叫吊车的主要还是汽车吊、履带吊和轮胎吊。吊车的用处在于吊装设备、抢险、起重、机械、救援。

吊车具有可折叠或收放的支腿结构,在不增加起重机宽度的条件下,吊车支腿为吊车工作时提供了较大的支撑跨度,从而在不降低吊车机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重要性。吊车支腿伸出来后,必须用销子锁紧支腿。如果支腿锁紧装置失效,可能导致支腿收缩,吊车倾覆。因此在做吊装作业前,应检查吊车的完好性。

一般的吊车含有4个支腿,吊车在工作时不仅限用于平整地面上,尤其在建筑刚起步施工时,吊车处于坡度上或者沟道中施工时,此时支腿伸出后不能平稳的支撑在沟道中,在沟道中施工时都是把地垫平或者放一块平板,然后把支腿支撑在平面上,然而在施工时,有时无法将沟道垫平,并且操作时很繁琐,使起重机在操作时无法固定,造成施工时摇晃,有可能带来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吊车支腿,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吊车支腿在沟道中施工时操作麻烦,不能固定,造成施工摇晃,可能带来危险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连接在吊车上的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下方连接有第一长轴,第一长轴的外面套有可旋转的套筒,第一长轴的下方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下端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下端经圆球连接可旋转的支座,套筒的外侧面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连接在支座的一端,支座底面的四角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向下伸缩的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下端连接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保证吊车支腿不论在地面还是沟道中都可以工作,提高了吊车在沟道工作时的稳定性,确保了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在吊车上的支架1,支架上固定有第一液压缸2,第一液压缸2下方连接有第一长轴3,第一长轴3的外面套有可旋转的套筒4,第一长轴3的下方连接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下端连接有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的下端经圆球7连接可旋转的支座8,套筒4的外侧面设有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9的另一端连接在支座8的一端,支座8底面的四角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设有向下伸缩的第三液压缸11,第三液压缸11下端连接有支撑杆12。

所述的套筒4与第一长轴3之间连接有轴承。

所述的套筒4的长度短于第一长轴3的长度。

所述的凹槽10为相互对称的凹槽。

所述的支撑杆12下端设有底座13,底座13的大小与凹槽10相同。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对于平整地面而言,操作和使用跟传统的支腿一样,对于在沟道中操作时,把吊车支腿伸出来,通过第一液压缸2来调节支座8的长度,由于支腿有4个,对于一个支腿需要支撑在斜坡上,但支座面必须与斜坡贴住时,此时启动第二液压缸9,根据坡度情况调整支座8的角度,然后开启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第二转轴6经圆球7使支座8旋转,待旋转到与斜坡角度相同时,即可将支座8贴住斜坡进行操作。

在沟道进行操作时,地面可能不平整,此时需要把支座8稳固在沟道中,但支腿支撑在沟道中可能会不平整,此时开启第三液压缸11,根据需要调整第三液压缸11的伸缩度来调整支撑杆12的长度,使支座8在沟道操作时如同在地面上一样形成一个平整面,支撑杆12下端的底座13可以加大接触面积,使支座8更平稳牢固。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吊车支腿无法在沟道中操作,需要垫板来铺平,并且容易产生晃动,不能使起重机稳固的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支座8和伸缩支撑杆12解决了在沟道操作这一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保证吊车支腿不论在地面还是沟道中都可以工作,提高了吊车在沟道工作时的稳定性,确保了操作安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2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