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青蟹捕捉的蟹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3533.9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7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友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南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青蟹养殖用具,尤其涉及用于青蟹捕捉的蟹耙。
背景技术
青蟹是一种性情较为凶猛的蟹类,喜穴居近案浅海和河口处的泥沙底内。根据青蟹这一生理习性,现有技术中青蟹的人工养殖多采用滩涂围网养殖方式。到达捕捞阶段时,养殖户通常是先将养殖塘内的水放干,利用蟹耙依次翻搅污泥,使得隐藏其中的蟹体被逐一挖掘出来并及时抓到蟹笼中。这一方式能够将养殖塘内的蟹基本收净,比较省时省事,但由于徒手接触青蟹,极易被青蟹的大螯钳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青蟹捕捉的蟹耙,既可实现翻搅泥涂、挖掘隐藏青蟹的功能,又可以及时对挖出的青蟹进行笼罩捕捉,克服徒手捕捉带来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青蟹捕捉的蟹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末端呈U型叉状的耙杆、横向连接在耙杆末端的耙体和控制机构;
所述耙体包括有一中心连接块和铰接在其左右两侧的两个旋转底板,所述两个旋转底板分别与耙杆的两叉脚末端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底板的后侧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耙齿,且两旋转底板的下端面对称设有一对开口朝外的半球状捕捉器;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铰接在耙杆上的拉手和连接在拉手与中心连接块之间的拉杆,所述耙杆上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拉杆一端铰接在拉手中部,其另一端向下穿过定位通孔并铰接在中心连接块上;由此,所述两旋转底板可向内翻折而使得两个半球状捕捉器吻合对接形成闭合球状。
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兼具传统耙体和青蟹捕捉器两重功能,可达到一物多用、安全捕捉的目的。当所述拉手处于松弛不受力状态时,耙体基本呈横向水平状设置,两旋转底板位于同一平面,此时本实用新型可充当传统耙体使用,直接通过其后侧面的耙齿对泥涂进行耙动操作。当翻搅泥涂并发现隐藏其中的青蟹后,向上扳动拉手而使得拉杆牵引中心连接块向叉口中心移动,由此两旋转底板相对翻折使得半球状捕捉器对准青蟹相互罩拢闭合,从而将青蟹束缚于其内部空腔并挪至蟹笼中。这一过程无需与青蟹直接接触,可避免被青蟹的大螯夹伤,实现安全捕捉。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青蟹捕捉的蟹耙中,所述半球状捕捉器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透水孔,使得捕捉过程中一同携带起的污泥、污水等尽可能自透水孔中流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青蟹捕捉的蟹耙中,所述耙杆、旋转底板、耙齿、半球状捕捉器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大部分部件选用塑料材质是源于其质量轻、质地软、价格低廉的优点,可以便于使用者轻松操作,很大程度上减缓使用者的使用疲劳度,同时在耙泥的过程中不会对隐藏其中的蟹体造成损害。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青蟹捕捉的蟹耙中,所述半球状捕捉器位于旋转底板上远离中心连接块的一端,且其弧形底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旋转底板上。上述位置关系和连接方式可有效确保半球状捕捉器的捕捉效率和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物多用,不仅具备传统耙体耙泥耙蟹的功能,而且能有效罩设和捕捉已耙出的隐藏蟹体,无需徒手摸捉,因而能够降低被青蟹的大螯夹伤的几率,更为安全可靠。
2、由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选材以塑料材质为主,整体质量轻便、结构小巧且成本低廉,长时间操作手部亦不易疲劳酸胀,能够高效捕捉;且耙泥和捕捉过程均能完好保护蟹体外壳,避免青蟹因人为操作原因而受伤死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青蟹捕捉的蟹耙发挥耙泥功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青蟹捕捉的蟹耙发挥捕捉功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用于青蟹捕捉的蟹耙,它包括有末端呈U型叉状的耙杆1、横向连接在耙杆1末端的耙体2和控制机构。其中,所述耙体2包括有一中心连接块21和铰接在其左右两侧的两个旋转底板22,所述两个旋转底板22分别与耙杆1的两叉脚末端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底板22的后侧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耙齿23,且两旋转底板22的下端面对称设有一对开口朝外的半球状捕捉器24。所述半球状捕捉器24位于旋转底板22上远离中心连接块21的一端且其弧形底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旋转底板22上。所述半球状捕捉器24表面还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透水孔25以保证捕捉时与蟹体一起带入的污泥、污水基本可以自透水孔25中漏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南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南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3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线轮
- 下一篇: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