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青蟹隐蔽器的养殖网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3567.8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7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友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南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青蟹 隐蔽 养殖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青蟹养殖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带青蟹隐蔽器的养殖网箱。
背景技术
青蟹是一种性情较为凶猛的滩栖游泳蟹类,它的变态发育和整个生长繁衍都伴随着蜕壳而进行,一生一共需要经历13次蜕壳。其中,幼体变态蜕壳6次,生长蜕壳6次,生殖蜕壳1次。但是由于青蟹有同类相互残杀的习性,常常会捕食刚脱壳的软壳蟹,处于脱壳变态期的青蟹必须要寻觅到足够隐蔽和隔绝的空间来顺利完成自身的蜕壳生长,从而避免被同类残杀。
现有的青蟹养殖网箱并不固装有专门的隐蔽物,常用的方法多是插设若干行梅花桩形的树枝、放置竹筒或砖瓦片等。但是上述隐蔽物所形成的隐蔽空间固定不变,无法根据不同生长阶段、不同体型尺寸的青蟹而变化,成长后期的青蟹可能会由于尺寸较大而无法藏匿在原先合适的隐蔽空间内,隐蔽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青蟹隐蔽器的养殖网箱,形成满足青蟹脱壳变态的养殖环境,提供足够的隐蔽空间,避免蟹群之间的相互残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青蟹隐蔽器的养殖网箱,包括有长方形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底面上附着有一青蟹隐蔽器,所述青蟹隐蔽器包括有方状环形框架和若干个平行排布在框架内的隐藏片,所述隐藏片的两端分别与框架左右两端铰接,且其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各个隐藏片之间串接有至少一条翻转控制绳并由此连成一体,所述翻转控制绳的自由端自箱体侧壁穿出并向上连接有一带手柄的卷线器,所述卷线器固装在箱体上端缘。
上述结构中,所述青蟹隐蔽器的结构与常见的百叶窗片相类似,通过灵活可控的隐藏片形成一定的隔离遮挡空间,为处于变态期的青蟹提供较为隐蔽独立的蜕壳场所。所述卷线器可拉动翻转控制绳带动隐藏片向上翻转成一定角度,其实际的开合程度是由卷线器中卷绕的翻转控制绳长度决定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青蟹隐蔽器的养殖网箱中,所述隐藏片弯折呈波浪形,具有明显的波峰和波谷,可形成更为曲折和隐蔽的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青蟹隐蔽器的养殖网箱中,所述框架的形状、大小与箱体底端面基本一致,且其四角分别通过一固定绳与箱体内部四角相联接。由此所述框架可与箱体内底面稳固连接,且安装步骤极为简单。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青蟹隐蔽器的养殖网箱中,所述翻转控制绳上标记有若干个与隐藏片开合角度相对应的刻度线,该刻度线可对操作使用者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在卷绕过程中无需时刻观察位于箱体底部的隐藏片,也可明确其开合角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青蟹隐蔽器的养殖网箱中,所述翻转控制绳的数量为两根并呈左右对称状设置,便于平衡拉动隐藏片;同时所述的两根翻转控制绳沿同一方向穿设在各隐藏片间,这是为了保证其对隐藏片的作用力保持同一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网箱自带有青蟹隐蔽器,可通过控制隐藏片的翻转开合使其与箱体之间分隔形成多个供青蟹隐藏和活动栖息的空间,达到分散、疏离青蟹群集的目的,无需另外寻找障碍物、隐藏物,能够有效避免青蟹之间的相互残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青蟹的成活率。
2、所述青蟹隐蔽器开合程度自由可控,可根据实际的需要灵活调节角度以确保其形成的隐蔽空间足够大,从而满足不同体型尺寸的青蟹栖息,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蟹群。
3、本结构加工成本相对低廉,安装工艺简便,易于实现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青蟹隐蔽器的养殖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南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南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35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