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桩基抗弯性能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3781.3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5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封;苏航州;姬小祥;韩秋石;梁倩;靳柳;苏二州;冯纪元;江春明;侯广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桩基 性能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桩基抗弯性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其上部往往承受着十分复杂的荷载,包括竖向荷载,水平向荷载,弯矩等。目前在研究弯矩作用在桩基础上时,缺少一种实用的试验装置,目前试验中产生弯矩往往采用对桩顶施加偏心荷载,但偏心荷载除了对桩顶产生弯矩外,还会对桩产生竖直向下的压力,无法研究桩基单独在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模拟桩基抗弯性能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可对试验桩施加纯弯矩荷载,可用于研究桩顶纯弯矩作用下的承载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桩基抗弯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安装在所述模型箱上方的支架,以及桩基弯矩荷载加载系统,所述模型箱内盛装有地基土,试验桩插入所述地基土内;所述桩基弯矩荷载加载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型箱外侧的加载平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传力杆固定板、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力杆固定板上的传力杆结构和设置在所述试验桩上端的桩顶承台,所述加载平台连接有先向上延伸然后再水平延伸至传力杆结构上端的钢丝绳,所述传力杆结构与桩顶承台之间设置有用于在钢丝绳的带动下分别对桩顶承台一侧施加拉力另一侧施加压力的两个施力杆,两个所述施力杆的上端均与所述传力杆结构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施力杆的下端均与所述桩顶承台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模拟桩基抗弯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将从加载平台向上延伸的钢丝绳引导成水平延伸的第一滑轮、用于将从第一滑轮引出且水平延伸的钢丝绳引导至所述传力杆结构上端的第二滑轮。
上述的一种模拟桩基抗弯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平行布设的支撑杆以及平行布设的第一反力梁和第二反力梁,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模型箱的上方,所述第一反力梁和第二反力梁均设置在支撑杆的上方,所述第一反力梁和第二反力梁均与所述支撑杆相垂直,所述传力杆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反力梁的一侧面上,所述支撑杆伸出模型箱,且所述支撑杆伸出模型箱的部位安装有平台防护板,所述平台防护板的下端连接有用于收纳所述加载平台的U形板。
上述的一种模拟桩基抗弯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安装在一个支撑杆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轮的安装座通过伸入所述第一滑槽的螺钉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
上述的一种模拟桩基抗弯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力梁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沿第一反力梁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传力杆固定板通过伸入所述第二滑槽的螺钉与第二反力梁连接。
上述的一种模拟桩基抗弯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反力梁通过伸入所述第三滑槽的螺钉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上述的一种模拟桩基抗弯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结构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所述竖直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平杆的中心处,所述水平杆的中心处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转动安装有固定在所述传力杆固定板上的转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滑轮和钢丝绳对试验桩提供弯矩,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杆侧面开设第一滑槽,可使第二滑轮沿着支撑杆轴线作调整,这样可使第二滑轮与桩顶承台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便于调整第二滑轮上钢丝绳伸出的位置,使之能够准确的对试验桩施加弯矩。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反力梁侧面开设第二滑槽,使传力杆固定板可以沿第一反力梁轴线移动和调整;支撑杆与第一反力梁相接部位开有第三滑槽,使第一反力梁可沿着支撑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便于根据埋桩位置进行调整。
4、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于单桩的加载,也适用于两根桩同时加载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试验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力杆结构未转动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力杆结构转动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3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