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3990.8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奎;叶明忠;王力;胡青;梁秦锋;杜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回收 用电 子气液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属流体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属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种通过输入线圈电流的大小不同而得到无级输出流体的调节阀。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安装在加油机内部从油气分离接头引来的气路铜管和油气回收真空泵之间,并靠近油气回收真空泵入口方向。
目前国内加油站在使用的气液比调节阀主要分为两种规格:一种是依靠机械控制,通过管路内的油压变化自动调节阀口的开度;另一种是依靠电子比例控制,通过控制输入线圈的电流大小调节阀口的开度。前一种机械控制式气液比调节阀,由于依靠管路内的油压变化自动调节阀口的开度,导致比例控制精度低,性能稳定性较差;后一种电子比例控制式气液比调节阀,目前主要存在无外置调节螺钉,较难对输出流体的流量进行微量调节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无级输出流体、并能对输出流体的流量进行微量调节的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包括阀体,置于阀体上部的静铁芯组件和线圈,置于静铁芯组件内部的动铁芯组件,置于静铁芯组件和动铁芯组件之间的平衡弹簧,静铁芯组件的中心设有调节螺钉和O形圈B。
所述的阀体和静铁芯组件之间设有O形圈A。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阀体,2-O形圈A,3-平衡弹簧,4-静铁芯组件,5-调节螺钉,6-波形弹垫,7-螺母,8-O形圈B,9-线圈,10-动铁芯组件,11-阀口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体1,置于阀体1上部的静铁芯组件4和线圈9,置于静铁芯组件4内部的动铁芯组件10,置于静铁芯组件4和动铁芯组件10之间的平衡弹簧3构成,静铁芯组件4的中心设有调节螺钉5和O形圈B8,阀体1和静铁芯组件4之间设有O形圈A2,线圈9和静铁芯组件4之间通过波形弹垫6及螺母7连接固定。
工作时,即当加油机操作员开始提枪加油时,油气回收真空泵同步开启,加油机的电脑控制板根据设定的气液回收比,同步对线圈9输入一定电流,使线圈9产生一个相应的磁场力,该磁场力压缩平衡弹簧3,动铁芯组件10开始向上运动,阀体1的阀口即被打开,在油气回收真空泵的作用下,从油气分离接头引来的油气沿附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通过阀体1的阀口开始输出。随着加油枪汽油输出量的增加,加油机的电脑控制板根据设定的气液回收比,对线圈9的输入电流也同步增大,磁场力对平衡弹簧3的压缩位移相应增加,使动铁芯组件10向上运动的位移增加,从而输出的油气流量也越大。故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的输出油气流量随着对线圈9输入的电流增大而增加,即实现了无级输出流体。
阀体1和静铁芯组件4之间设有O形圈A2,可防止流体从阀体1和静铁芯组件4的间隙处泄漏。
静铁芯组件4的中心设有O形圈B8,可防止流体从静铁芯组件4和调节螺钉5的间隙处泄漏。
静铁芯组件4的中心设有调节螺钉5,当油气回收真空泵因长期工作内部零件磨损而吸力减小时,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的油气输出量将会减少,此时,可通过对调节螺钉5向上旋转,减少平衡弹簧3对动铁芯组件10的压紧力,从而增大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的油气输出量,使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的油气输出量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同样的,当更换使用新的油气回收真空泵时,如果油气回收真空泵的吸力偏大,此时,可通过对调节螺钉5向下旋转,增大平衡弹簧3对动铁芯组件10的压紧力,从而减少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的油气输出量,使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的油气输出量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
当加油机处于不工作时,即线圈9不通电状态下,在平衡弹簧3的作用下,动铁芯组件10底部的阀口垫片11密封在阀体1的阀口上,此时油气回收用电子气液比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无流量输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较低,比例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实施效果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3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