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窑冷却部水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4072.7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7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龙;张红明;李佳佳;韩德刚;薛于平;王川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18 | 分类号: | C03B18/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61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部水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熔窑冷却部水包支架。
背景技术
在浮法玻璃的生产线上要对熔窑、锡槽内玻璃液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水包调节温度。水包放置于熔窑、锡槽内,当玻璃液温度偏高时,水包内通入流动的冷水以降低熔窑、锡槽内温度。熔窑冷却部水包放置于熔窑冷却段,常用于中高端浮法玻璃生产线上辅助深层水包降低熔窑内玻璃液温度。熔窑空间水包现有的固定方式通常为现场焊接简易支架,使空间水包放置于简易支架上设置的横梁上。因空间水包进出熔窑时要进行抽拉,现有支架在抽拉水包时产生滑动摩擦阻力,操作较费力。水包在熔窑内受热易产生弯曲变形,进一步阻碍抽出操作,且容易造成水包出熔窑时出现卡阻现象,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改进现有空间水包支架的结构,克服其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空间水包进出方便的支架,有效解决空间水包抽拉费力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熔窑冷却部空间水包支架,包括:支撑底座,下部辊子,上部辊子,空间水包放置在所述上部辊子和所述下部辊子之间,所述上部辊子和所述下部辊子沿垂直方向相互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旋升降支架以使得所述上部辊子和所述下部辊子沿垂直方向相互移动,所述螺旋升降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螺旋支架上设置有导轨和螺杆,所述螺杆一端设置有带滑块座轴承或滑块,所述螺杆另一端设置一个手轮,所述带滑块座轴承或滑块可在所述螺杆带动下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部辊子和所述上部辊子分别带有滑动轴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部辊子包括第一下部辊子和第二下部辊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两对轴承座,所述带滑动轴承的第一和第二下部辊子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空间水包放置在所述两个下部辊子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部辊子设置在所述带滑块座轴承或者滑块上,所述上部辊子下表面与空间水包接触,压住空间水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手轮使得所述螺杆上下旋动,从而使得所述带滑块座轴承或滑块由所述螺杆带动上下运动,并且所述上部辊子由所述带滑块座轴承或滑块带动上下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放置在所述水包上表面,所述压板与支撑底座用螺栓连接,从而压紧所述水包。
根据本发明的熔窑冷却部空间水包支架,所述上部辊子和下部辊子一、下部辊子二都有多个滑动轴承,可实现多个空间水包在辊子上相互独立运动,方便空间水包单独进出熔窑。下部辊子一和下部辊子二及上部辊子采用相同结构,方便制造安装。空间水包放置在具有多个滑动轴承的辊子上进出熔窑,可以使水包相互独立运动。下部辊子一和下部辊子二放置在轴承座上,辊子上有滑动轴承,使空间水包进出熔窑阻力减小,操作方便。轴承座的使用进一步增加灵活性,操作更加省力。空间水包在熔窑内出现弯曲变形时,通过手轮调节上部辊子的高度,可有效防止空间水包因弯曲变形卡死在空间水包支架上。使用压板压紧空间水包,有效防止空间水包在支架上滑落,增加安全性。本发明熔窑冷却部水包支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降低了空间水包进出熔窑的操作难度。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示例说明本发明主旨的描述,以清楚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熔窑冷却部水包支架布置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熔窑冷却部水包支架布置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熔窑冷却部水包支架的第一下部辊子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发明的范围。
现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熔窑冷却部空间水包支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熔窑冷却部空间水包支架包括支撑底座,下部辊子,上部辊子,空间水包放置在所述上部辊子和所述下部辊子之间,所述上部辊子和所述下部辊子沿垂直方向相互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4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玻璃钢化机箱体
- 下一篇:耐侵蚀玻璃熔窑熔化部池壁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