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控制组合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4644.1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付华军;李伟波;孙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控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液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控制组合阀,主要应用于流量控制组合阀输出不同种类的恒定流量驱动马达运转。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马达运转不是采用纯机械方式驱动,就是采用伺服阀控制马达方式驱动,由于纯机械方式驱动精度低,功率偏小、操作较为复杂。一种流量控制组合阀采用若干个换向阀和流量恒定阀一一对应连接,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种类的流量的要求,该方不仅控制精度高、重量轻,而且换向阀和流量恒定阀不受工作介质污染度的影响,可靠性高、操作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流量控制组合阀,通过换向阀和流量恒定阀组合使用,当在系统压力变化时,流量控制组合阀提供不同种类的恒定流量驱动马达运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流量控制组合阀,包括壳体4,壳体4内组合安装有若干个换向阀1与若干个流量恒定阀2一一对应连接的组合,以及一个单向阀3,所述单向阀3位于所述若干个换向阀1与流量恒定阀2的组合的并联油路的交汇油路上,起到总开关的作用,所述换向阀1起到其所在油路的开关作用,所述流量恒定阀2控制其所在油路的流量大小。
优选的,所述若干个换向阀1与流量恒定阀2的组合,包括两组最大流量相同的组合和一组最大流量大于前述两组的组合。
优选的,壳体4内的油道工艺孔43采用堵套5和堵塞6组合方式密封结构,堵套5的密封面51与壳体4油道工艺孔43的表面配合密封,堵塞6压入堵套5内,压入结合面61与堵套5的结合面52配合,保证堵套5受压力不被挤出油道工艺孔43。
优选的,所述堵套5和堵塞6为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换向阀和流量恒定阀配合使用,将流量恒定阀设定某一恒定值时,打开换向阀,壳体进油压力从一定压力升至额定工作压力时,流量控制组合阀输出所需要的流量值,带动马达以驱动马达运转;壳体内的油道工艺孔采用堵套和堵塞组合方式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新颖、减小阀组自身的重量、保证流量控制组合阀安全可靠不漏油。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换向阀、2:流量恒定阀、3:单向阀、4:壳体、5:堵套、6:堵塞;
图3为壳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壳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41:换向阀螺纹孔、42:恒定阀螺纹孔、43:油道工艺孔、44:单向阀螺纹孔;
图5为堵套结构示意图,51:密封面,52:结合面;
图6为堵塞结构示意图,61:压入结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6。
如图1所示,一种流量控制组合阀包括若干个换向阀1与若干个流量恒定阀2一一对应连接的组合,控制系统需要恒定的某流量时,流量恒定阀2设定某一恒定值,打开换向阀1,壳体4进油压力从一定压力升至额定工作压力时,流量控制组合阀输出系统所需要的某流量。单向阀3位于所述若干个换向阀1与流量恒定阀2的组合的并联油路的交汇油路上,起到总开关的作用,
如图2~图4所示,一种流量控制组合阀主要包括换向阀1、流量恒定阀2、单向阀3、壳体4、堵套5、堵塞6;换向阀1安装在壳体4上的换向阀螺纹孔41内,流量恒定阀2安装在壳体4上的恒定阀螺纹孔42内,单向阀3安装在壳体4上的单向阀螺纹孔44内,堵套5安装在壳体4上的油道工艺孔43内,堵塞6压入堵套5内。
如图5~图6为一种流量控制组合阀密封结构,堵套5直接装入壳体4油道工艺孔43内,堵套5的密封面51与壳体4油道工艺孔43的表面配合密封,堵塞6压入堵套4内,压入结合面61与堵套5的结合面52配合,保证堵套5受压力不被挤出油道工艺孔44。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流量控制组合阀及其密封结构,换向阀和流量恒定阀配合使用,将流量恒定阀设定某一恒定值时,打开换向阀,壳体进油压力从一定压力升至额定工作压力时,流量控制组合阀输出所需要的流量值,带动马达以驱动马达运转;壳体内的油道工艺孔采用堵套和堵塞组合方式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新颖、减小阀组自身的重量、保证流量控制组合阀安全可靠不漏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4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