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幅选择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4752.9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4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孔辉;邵雄;许男;张玉新;聂文进;陈明远;陈志韬;张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F16F9/3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幅 选择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液压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特性可以随激励幅值变化而变化的振幅选择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平顺性对汽车悬架阻尼力的要求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良好的乘坐舒适性要求悬架提供较小的阻尼力,但从整车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考虑,却要求汽车匹配较“硬”的悬架。悬架设计首先需要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再寻求汽车行驶平顺性与前者的平衡。
常见的车辆悬架用减振器中设置有伸张阀、压缩阀、补偿阀和流通阀。当车架(或者承载式车身)与车桥相对运动时,减振器的活塞将在缸筒内作往复运动,工作腔中的油液将会通过各阀系,从而产生阻尼力来衰减来自地面和发动机的振动与冲击。其阻尼的大小取决于各阀件阀片组弹性的大小;一旦将各阀片组调整安装好后,该减振器各阀件的阻尼特性以及减振器的减振性能也就确定,其适应路面状况的范围也随之确定。当车辆行驶的路面状况超出适应范围时,就会出现减振阻尼力过大或过小而达不到匹配的减振效果,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更不能依据工况需要进行自动调整。
现有的阻尼可调减振器形式有很多种,如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变减振器以及节流孔可变阻尼减振器等,主要是通过改变阻尼器的物理参数实现的,一是通过改变阻尼器中的流体介质来实现,二是通过改变节流孔的面积来实现。然而,现有技术中多为外接供电装置或直接利用步进电机实现上述功能,成本较高,需要大量传感器,并且结构复杂。此外,仅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生产高质量的磁流变液和电流变液。
美国专利(US20070125610)公开了一种振幅相关减振器,其在传统减振器活塞的上侧设置了一个带辅助流道的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浮动的小活塞。当激励振幅较小时,辅助流道与主活塞阀系相当于并联,油液流通面积较大,提供小阻尼;当激励振幅较大时,浮动的小活塞处于极限位置,并关闭辅助流道,提供大阻尼。该方案有很好的效果,但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幅选择减振器,使其阻尼特性可以随激励幅值变化而变化。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幅选择减振器,包括上吊环1、活塞杆2、导向器及密封件3、工作缸4、活塞主体5、滑套7、活塞密封环8、活塞端盖10、锁紧螺母11、浮动活塞12和下吊环14,所述浮动活塞12和工作缸4底部形成高压气室13,所述活塞主体5、滑套7、活塞密封环8和活塞端盖10组成了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上端与导向器及密封件3之间形成有杆腔18,所述活塞组件下端与浮动活塞12形成无杆腔15;
所述活塞主体5和活塞端盖10通过锁紧螺母11固定于活塞杆2的下端;
嵌套有活塞密封环8的滑套7与工作缸4套装在活塞主体5上,并沿着活塞主体5轴线方向与工作缸4和活塞主体5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套7和活塞主体5顶部外沿之间压装有上滑套弹簧6,滑套7和活塞端盖10外沿之间压装有下滑套弹簧9;所述活塞主体5上设有上流通孔502、下流通孔501和压缩阀系17,活塞端盖10上设有复原阀系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活塞杆2处于复原行程时,活塞组件在上吊环1和活塞杆2的带动下,向上运动。
当活塞杆2在小激励振幅下振动时:嵌套有活塞密封环8的滑套7相对活塞主体5向下滑动,但由于激励振幅较小,滑套7不足以阻塞活塞主体5上的下流通孔501,有杆腔18的高压油液首先经过上流通孔502和压缩阀系17常通孔,再经过下流通孔501和复原阀系16常通孔,最终流入到无杆腔15;此时,油液的流通面积较大,活塞组件上下压差较小,因此活塞杆2受到的阻尼力较小;
当活塞杆2在大激励振幅下振动时:嵌套有活塞密封环8的滑套7相对活塞主体5向下滑动,此时由于激励振幅较大,滑套7完全阻塞了活塞主体5上的下流通孔501,有杆腔18的高压油液只能经过上流通孔502和压缩阀系17常通孔,再经过复原阀系16流入到无杆腔15;此时,油液的流通面积较小,并且要克服复原阀系16较大的开阀压力,活塞组件上下压差较大,因此活塞杆2受到的阻尼力较大。
活塞杆2处于压缩行程时(即活塞组件在上吊环1和活塞杆2的带动下,向下运动)的工作过程与上述工作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车辆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较小的悬架阻尼,从而减少传递至车身的振动,降低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提高乘坐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4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