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度控制装置的湿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4924.2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5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夏梅宸;刘志才;祝昌宇;卢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英力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度 控制 装置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度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湿度控制装置的湿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活动与湿度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化的实现,由于应用领域不同,对湿度传感器的技术要求也不同,同是湿度传感器,材料、结构不同,工艺不同.其性能和技术指标有很大差异,价格也相差甚远,传统的湿度传感器容易损坏,在感应探测时,反应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湿度控制装置的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热敏电阻、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一集成芯片、第二集成芯片和湿敏元件,电源的电压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电压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触发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负极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源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热敏电阻的接地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接地端连接后接地,所述湿敏元件的电压输入端与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负极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触发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与所述第二集成芯片IC2的电压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线路简单,包括方波发生器、取样及湿度补偿电路、电压跟随器等部分,整合了传统湿度传感器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普遍推广应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热敏电阻RT、二极管D、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一电位器RP1、第二电位器RP2、第一集成芯片IC1、第二集成芯片IC2和湿敏元件X,电源的电压输入端同时与第八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集成芯片IC2的电压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一集成芯片IC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集成芯片IC1的电压控制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集成芯片IC1的触发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成芯片IC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集成芯片IC1的负极输入端同时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二端和第一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二极管D的负极和第一集成芯片IC1的信号输出端、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和电源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湿敏元件X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一集成芯片IC1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二极管D的正极、湿敏元件X的第二端、热敏电阻RT的接地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和第二集成芯片IC2的接地端连接后接地,湿敏元件X的电压输入端与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湿敏元件X的第二端同时与热敏电阻RT的第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二集成芯片IC2的正极输入 端连接,第二集成芯片IC2的负极输入端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二端和第二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连接,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同时与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和第二集成芯片IC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集成芯片IC2的触发端与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电容C7与第二集成芯片IC2的电压控制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与信号输出端L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英力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英力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4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气罩
- 下一篇:一种针对建筑外墙防火结构及其性能的模拟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