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体保温转移对接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6991.8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2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曹长林;郑而同;杨松伟;陈庆华;黄宝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B29C43/3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转移 对接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体保温转移对接仪器,特别是涉及挤出机、模压机等塑料成型所用的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聚合物熔体十分容易降温固化,在热塑性塑料和橡胶等聚合物改性研究的制样与大型模塑制件制造领域中,多采用将原材料按配方进行熔融改性造粒后,再将塑料颗粒应用于注塑成型,或采用将颗粒料放置在模具中于平板硫化仪中进行加热模压成型。采用注射成型时,需要对注塑机进行清洗以及物料留存于注塑机料筒中,对实验物料要求量大,这对于自主合成的小量助剂性能的验证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在生产大型模塑制件时则对设备要求高而且还会对熔体组分的取向造成影响,直接影响了产品的物理性能。采用颗粒料直接模压成型时,因物料要在比常规挤出加工温度高及较长加热时间才能实现在模具中熔融流动,这样聚合物被反复和长时间在高温下加热,不仅效率低、物料还极易发生热氧老化降解,而大型超厚模塑制件很难采用这类方法成型或者极易产生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高聚物塑料改性加工领域中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简易的熔体保温转移对接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熔体保温转移对接仪器,包括收排料系统和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1)所述收排料系统包括料筒、活塞、液压杆、左筒盖和右筒盖,所述活塞安装于料筒中且能在料筒中滑动,所述的右筒盖通过螺纹与料筒相连接,所述的液压杆一端穿过右筒盖后与置于料筒中的活塞连接,所述的左筒盖通过螺纹与料筒连接,取料管穿过左筒盖后与料筒一端相连通;2)所述加热系统由电磁感应线圈和热电偶构成,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环绕在料筒的外壁上;所述的热电偶安装在直达料筒外壁的通孔内,所述热电偶与电磁感应线圈电连接。
在料筒的外壁外设有保温层,在保温层外设置有隔热层;在隔热层外设置绝热层。
在左筒盖上设有直通取料管的进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采用针筒式结构,操作简单,可对从挤出机挤出的料流进行对接抽取,电磁加热系统可以对取得的热塑料熔体进行保温,同时,针筒液压杆结构可以对抽取来的熔体进行注射转移至模压机等后续设备,计量方便,具有良好的绝热保温的性能,且体积较小,如此可实现热熔体的轻松安全转移,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在实验室研究中,或者生产过程中,各种形状的原塑料原料通过破碎后,进行融化改性造粒备用。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从原料到造粒备用需对材料进行加热冷却,在后续的生产或研究过程中,又需对塑料粒子进行再加热,再冷却,对复合材料有时还有更多的工序要求,如此便使材料极易发生热氧化分解,或发生热疲劳蠕变,从而影响了材料的各项性能。例如,在实验室中,从挤出机中挤出的料流经造粒冷却后,送到下一道模压设备进行模压制片,冷却后,对材料各项性能进行研究,未达到性能要求的模压片又要进行回收利用,在再回收利用过程中又要反复的对塑料进行加热冷却。试想一下,如果存在这样一种的转移设备,直接可将从挤出机挤出的熔融塑料转移到模压机中,无需等待冷却就可将塑料熔体转移至下一道工序设备,这样既不影响材料性能,又大大节省了实验工作时间,提高效率。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熔体保温转移对接仪器,从挤出机挤出口抽取塑料熔体,并对其进行电磁加热保温,随后对接注射转移至下一道工序设备中。
所述的熔体转移器为不锈钢针筒活塞液压杆结构。所述的转移器上开设有一通孔直达料筒筒外壁,内装有一热电偶温度计,如此可便于实时监测显示当前熔体温度值。在料筒的左端面上开设有取料管,取料管外围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和一小孔,取料管外螺纹与左端筒盖上的内螺纹相互连接旋紧,在料筒的右端外圈设置有一螺纹段,该螺纹段与右端筒盖的相连接;所述的左端筒盖上开设有一进气通道,当筒盖与取料口旋合拧紧时,进气通道与取料管的小孔对接连通,实现与取料管、料筒相通;所述的进气口,在设备工作前,会通入适当的氨气作为转移器的保护装置;所述的右端筒盖开设有一通孔,改通孔要求孔径要小于活塞直径而大于液压杆直径,以便活塞液压杆可以运动至最右端而不脱离料筒;所述的熔体转移器的外筒壁上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当液压杆往复运动时便对磁场线进行了切割,从而实现了电加热保温;所述的电磁加热圈外设置有一层保温材料,对料筒进行保温;所述的保温层外层设置有一层隔热层,防止热传递和热损耗;所述的隔热层外层设置有一层绝热层,从而实现可人体接触;所述的活塞液压杆结构通过螺纹连接,要求活塞能灵活的来回运动,与料筒内壁不出现卡壳现象,要求液压杆为不锈钢材质,能够对磁场线产生切割作用,并在液压杆上刻有计量刻度线,可读出收取和注射排放的料体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6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绝缘挤出机快速换模机头
- 下一篇:注塑机模具保护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