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起坐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7449.4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9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敖祥全 |
主分类号: | A61G5/14 | 分类号: | A61G5/14;A47C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起坐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当人体下肢受伤或者下肢行动不便时,人们往往都会采用辅助装置如拐杖、轮椅等来帮助行走,但在拿取拐杖或者坐上轮椅甚至从轮椅上起来时,都需要有旁人帮扶才能达到目的,当患者没有旁人帮扶时,需要自己起、坐时,十分不便,甚至是一种负担。目前,也有人想到了设计一款起坐辅助装置,来帮助患者起、坐,达到目的,但是,这些辅助装置多数是采用一体成型,不能前后调整位置,当使用者胖瘦不同时,对辅助装置与座位之间的宽度距离有不同的需求,因而,传统的一体成型的辅助装置便不能很好的起到辅助的作用。同时,由于传统的辅助装置后立柱上没有高度调节挡块,不能针对不同的座椅高度进行调整,导致使用者使用时辅助装置不稳,有时候还会让患者摔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调宽度又能增强稳定性的可调起坐辅助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起坐辅助装置,包括前底座、后底座、支撑座、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底座为“L”形,所述后底座为“U”形,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两端分别与前底座和后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分别与支撑座和后底座连接,所述前底座、后底座、支撑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均设有连接孔且相互间均采用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立柱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前底座的两端,所述后立柱固接在支撑座上,所述前立柱分为第一竖直段、第一横向段、第二横向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后立柱和第二竖直段上均设有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调起坐辅助装置,采用将前、后底座分开设置,并采用连接座连接,使其前后宽度可调,并在前、后立柱上均设置了调节装置,可根据使用者的座位高度调节固定位置,有效提高辅助装置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为了进一步体现前、后底座,连接座和支撑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立柱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竖直段固接在前底座的I端,所述第二竖直段固接在前底座的J端,所述后立柱固接在支撑座的A端,所述支撑座的B端与第二连接座的C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的D端与后底座的E端连接,所述后底座的F端与第一连接座的G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H端与前底座的I端连接。
为了更好体现调节装置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装置由“U”形卡件、挡块和锁紧螺栓组成,所述挡块设在卡件的“U”形槽槽底部位置,所述卡件上也设有连接孔。
为了进一步的明确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为了有效减轻可调起坐辅助装置的重量,更方便携带,作为优选,所述前底座、后底座、支撑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为方形空心管件,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均为空心柱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调起坐辅助装置,采用将前、后底座分开设置,并采用连接座连接,使其前后宽度可调,并在前、后立柱上均设置了调节装置,根据使用者的座位高度调节固定位置,有效提高辅助装置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起坐辅助装置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可调起坐辅助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可调起坐辅助装置后立柱和调节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可调起坐辅助装置在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敖祥全,未经敖祥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7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病床
- 下一篇:一种方便移动病人的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