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断路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7536.X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0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断路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断路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有延伸装置的微型断路器组件。
背景技术
微型断路器是基站建设、建筑家居电气等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包括单极,二极、三极、四极四种。目前微型断路器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的结构设计也不同,另外,在同一品牌下的微型断器也会因电流大小不同,也会使得单极微型断路器尺寸不同。若要对不同类型或不同电流大小的微型断路器进行联机控制,则要设计不同的执行机构来分别进行控制,使得结构复杂,运行不稳定。再者,现有的系统电路中通常具有多个分支电路,不同的分支电路均分别设计有不同的微型断路器开关来控制单个电路的通断,若要控制其中的几个支路通断只能依次对单个微型断路器进行控制,无法满足用户需要对其中多个支路进行联机控制,给用户造成了不便,若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需要切断其中几个支路的话,则不能及时控制,导致财产损失。因此,现有的微型断路器已无法满足于每一个终端客户的控制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微型断路器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多级微型断路器通断的微型断路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断路器组件,包括载体、设置在载体顶部的操作手柄、与载体平行设置的多级微型断路器以及设置在多级微型断路器顶部的控制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具有水平延伸并超出所述载体一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套设有连接所述控制手柄的至少1个延伸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自底部向上凹陷形成具有一弧度的第一卡扣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伸装置具有位于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卡扣腔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扣腔相同的弧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部包括弯曲面及自弯曲面向上凸出的第一凸齿,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卡扣腔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设有向下突伸入第一卡扣腔内的第二凸齿,所述第二凸齿与所述第一凸齿过盈咬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部的下端形成有自下向上凹陷的第二卡扣腔,所述第二卡扣腔与所述第一卡扣腔具有不同的弧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扣腔和第二卡扣腔共同卡扣所述控制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伸装置的一端上方套设有继续水平延伸的第二延伸装置,所述第二延伸装置具有套设所述第一延伸装置并能使所述第一延伸装置产生相对滑动的第三卡扣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卡扣腔的弧度和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扣腔的弧度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延伸装置与所述延伸部位于同一条中心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断路器组件通过将载体顶部的操作手柄水平向外延伸,并在其内部设有多个延伸装置,实现对多级且不同类型的微型断路器的联机通断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不受断路器品牌类型、级数和电流大小的影响,可以针对不同结构的操作手柄更换不同的延伸装置,实现对多极断路器的联机控制,具有操作方便、易于实施的优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适用机械和电气控制,还具有适应性强、易于改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断路器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载体、延伸部及第一延伸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断路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断路器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微型断路器组件100包括载体10、设置在载体10顶部的操作手柄11、水平延伸并超出所述载体10一端的延伸部12、套设于延伸部12内部的至少一个第一延伸装置13、与载体10平行设置的一级或二级微型断路器20以及设置在多级微型断路器20顶部的控制手柄21。所述操作手柄11向外延伸超出所述载体10并卡扣于所述控制手柄21,使得操作手柄11被正反拨动下能够带动所述控制手柄21作开闸和闭闸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7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分拣副转盘
- 下一篇:真空灭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