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7682.2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横江悟;伊藤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马达的定子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2479号公报
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马达的定子结构中,采用了容纳定子组件的树脂制成的外罩。该外罩具有包围定子组件的外周的周壁部,在该周壁部一体形成有覆盖连接器的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外罩。外罩的内侧与连接器外罩的内侧通过设置于周壁部的开口部而连通,从定子组件向径向延伸的多个线圈端子在连接器外罩的内侧通过具有挠性的基板连接到对应的连接器端子。
在连接器外罩的内侧配置有支承连接器端子的树脂制成的支承部件,基板中的与连接器端子连接的连接部以与该支承部件接触的状态通过锡焊连接到连接器端子。
在此,存在根据支承部件的材质的不同,支承部件会由于锡焊时的热量而熔化的顾虑,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支承部件对连接器端子的支承强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要求在通过锡焊将连接器端子与基板连接时,不让锡焊的热量响到支承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结构为:在马达中,从包围转子的定子延伸的线圈端子通过具有挠性的板状配线部件连接到被树脂制成的端子支承部支承的连接器端子,在连接器端子与配线部件的连接部中,从端子支承部突出的连接器端子贯通与端子支承部接触的配线部件,并通过锡焊连接到配线部件的与端子支承部相反的一侧的面,在端子支承部与配线部件之间设置具有绝缘性的绝热部件。
通过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端子支承部与配线部件之间设置具有绝缘性的绝热部件,因此能够适当地防止将连接器端子与配线部件连接时的锡焊的热量影响到端子支承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X1-X1剖视图。
图3是分解示出阀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是说明上外罩部件的连接器外罩部的图。
图5(a)至图5(c)是说明上外罩部件的图。
图6(a)至图6(c)是说明上外罩部件的连接器外罩部的图。
图7(a)和图7(b)是说明连接器部的图。
图8(a)至图8(c)是说明基板、绝热部件及连接器端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
图9是分解示出阀驱动装置的马达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开闭冰箱的制冷剂流路的阀装置的阀驱动装置(齿轮单元)的情况为例,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重复说明。在以下说明中,以图1所示的阀驱动装置1的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轴线X为基准,将轴线X的轴向上的转子30侧作为上方,将流体导出管3、4侧作为下方,对阀驱动装置的各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适当地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驱动装置1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X1-X1剖视图。图3是阀驱动装置1的马达M侧的分解图。另外,在图3中,用阴影示出定子组件40中的由树脂形成的部分。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驱动装置1为如下的阀装置:在与作为外部装置的冰箱(未图示)之间构成能够使流体(在此为制冷剂)循环的流路,使流体从冰箱经由流体导入管2导入至流体室S内,并经由导出管3、4导出至冰箱。在该阀驱动装置1中,通过马达M驱动阀部70,将导入至流体室S内的流体从流体导出管3、4向冰箱侧导出,并以一对定子组50A、50B(A相线圈和B相线圈)沿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轴线X方向排列配置的爪极式步进马达作为该阀驱动装置1的马达M。
在阀驱动装置1中,通过固定在底板部10的上表面(转子30侧的面)的有底圆筒形状的间壁20,在底板部10与间壁20之间形成有流体室S。在阀驱动装置1中,间壁20被设成使底部20a朝向与底板部10相反的一侧的上方(转子30侧的一方)。间壁20构成为具有在离开底部20a的方向上分两段扩径的外形,从而包括底部20a侧的小径部201和底板部10侧的大径部202。在底板部10的外周缘沿全周设置有供大径部202的末端202a外嵌的台阶部11,间壁20通过使大径部202的末端202a嵌合于台阶部11来固定于底板部10。并且,阀驱动装置1以将马达M的转子30朝向上侧、将流体室S朝向下侧的配置方式(参照图1)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7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溶液法薄膜制备的柔性刮刀涂布方法
- 下一篇:一种Z轴点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