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内燃机尾气脱硫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7913.X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2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拿慧;张磊;李少林;赵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亨远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2 | 分类号: | B01D53/92;B01D53/5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章肇基 |
地址: | 2017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内燃机 尾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脱硝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船舶内燃机尾气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贸易和船舶运输的发展,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船舶废气排放对当前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据挪威向国际海事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每年全球海上船舶排放的颗粒污染物总量相当于全球汽车所排放颗粒污染物的一半,全球每年排放的氮氧化物气体中30%来自海上船舶,硫氧化物气体中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4%。船舶大气污染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特别是在港口、海峡和一些航线密集、船舶流量大的海区,船舶排放的废气甚至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污染源。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船舶废气排放物的污染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
硫氧化物脱除的主要方法有氨法、有机胺法、湿式钙法、钠碱法、柠檬酸盐法等。氮氧化物脱除的主要方法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内燃机尾气脱硫脱硝装置,所述的这种船舶内燃机尾气脱硫脱硝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脱硫脱硝装置工艺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内燃机尾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一个水冷塔,还包括一个脱硫塔、电晕催化反应器和脱硝塔,所述的水冷塔的一侧和一个尾气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的水冷塔和所述的脱硫塔连接,所述的脱硫塔的另外一侧和一个电晕催化反应器连接,所述的电晕催化反应器和一个脱硝塔连接,所述的脱硫塔的底部和一个晶化釜连接,所述的晶化釜还和一个离心机连接,所述的脱硝塔的底部和一个曝气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晶化釜还和所述的曝气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晶化釜通过一个输送管道和所述的脱硝塔连接,所述的输送管道上面设置有一个输送泵。
本实用新型的脱硫过程是采用NaOH溶液作为吸收液,吸收内燃机尾气中的SO2,发生的反应有:
2NaOH+SO2→Na2SO3+H2O
2NaOH+CO2→Na2CO3+H2O
3Na2SO3+NO2+NO→N2+3Na2SO4
NaSO3+SO2+H2O→2NaHSO3
NaCO3+CO2+H2O→2NaHCO3
为了抑制Na2CO3以及NaHCO3的生成,吸收液中配入Na2CO3并加入阻氧剂苯二胺,防止尾气中的氧气将亚硫酸钠氧化生成硫酸钠。
本实用新型的脱硝过程是先采用电晕催化反应器,破坏分子化学键和产生臭氧,加Ni丙烯催化剂,通过等离子放电催化氧化NO为NO2,再由亚硫酸钠溶液氧化生成N2,发生的反应有:
3Na2SO3+NO2+NO→N2+3Na2SO4
为提高电晕催化反应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电晕催化反应器是将电晕催化与光催化耦合,催化剂喷涂电介质表面。将电晕催化与均相催化氧化耦合,采用针状电极作为内电极,将丙烯等催化剂通入放电间隙。将电晕催化与非均相催化氧化耦合,将催化剂喷涂在蜂窝陶瓷上,以增大气固相界面并满足高气速要求。
本实用新型考虑到船舶内燃机尾气的特定对象,不使用含氮原料以免增加脱硝成本,采用钠碱法脱除二氧化硫,采用电晕催化以及亚硫酸钠法脱除氮氧化物,通过采用脱硫所产生的亚硫酸钠还原经电晕催化后的烟气,从而达到脱硫脱硝并减少原料以及废弃物的装载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亨远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亨远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79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压分离过滤膜柱
- 下一篇:一种用于脱硫吸收塔的烟气喷雾预洗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