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同步电主轴的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9533.X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8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汤秀清;薛建;钟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 主轴 转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主轴的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主轴的发展方向是高速、高功率密度,因此在设计时必须采用较高的电磁负荷,随着电机转速的提高,各类谐波磁场在定转子中的交变频率也随之增大,现有技术中的转子,其磁钢多数呈规则的长方体形状时,由于在磁体范围对外贡献的磁场强度处处相等,因此所产生的气隙磁场为方波,需要转换合成后才可能得到理想的正弦波形,造成定转子铁损耗以及涡流损耗的增加,并增加了电机的损耗和发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主轴的转子结构,可改善转子的气隙磁场的波性,使其呈正弦分布,从而减少电机的损耗和发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永磁同步电主轴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和内置于转子的磁钢,其特征在于,转子沿其周向上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磁极,每个磁极均由三个磁钢形成,三个磁钢围成顶角朝向转子外侧的三角形,转子上于相邻的两个磁极之间均设有隔磁桥,转子的外表面于每个磁极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隔磁槽。
每个隔磁桥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隔磁槽。
复数个磁极包括N磁极和S磁极,N磁极和S磁极交替设置,N磁极由三个N极磁钢形成,S磁极由三个S极磁钢形成。
磁极的数量为8个。
转子上设有减重孔。
转子上设有导槽,磁钢插入导槽中,并通过磁钢粘接胶与转子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每个磁极的三个磁钢围成顶角朝向转子外侧的三角形,靠近顶角的两个磁钢形成倒“V”形,使其距离气隙的距离发生变化,形成每磁极的磁场强度从中间向两端递减的磁场特征,在磁体范围内对外贡献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因此所产生的气隙磁场将趋于正弦波,这样,可以减少定转子铁损耗以及涡流损耗,并减少了电机的损耗和发热;倒“V”形的正下方多布置了一层磁钢,来用于加强倒“V”形中间部位的磁场强度,以提高电机的磁负荷,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同时由于相邻的两个磁极之间均设有隔磁桥,每个磁极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隔磁槽,使磁极两侧的磁场部分通过隔磁桥漏掉,有效改善了气隙磁场的正弦度,从而对电机的损耗和温升控制提供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转子;11、磁极;111、N磁极;112、S磁极;12、隔磁桥;13、隔磁槽;14、减重孔;20、磁钢;21、N极磁钢;22、S极磁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同步电主轴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10和内置于转子10的磁钢20,转子10沿其周向上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磁极11,每个磁极11均由三个磁钢20形成,三个磁钢20围成顶角朝向转子10外侧的三角形,转子10上于相邻的两个磁极11之间均设有隔磁桥12,转子10的外表面于每个磁极11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隔磁槽13。
每个磁极11的三个磁钢20围成顶角朝向转子10外侧的三角形,靠近顶角的两个磁钢20形成倒“V”形,使其距离气隙的距离发生变化,形成每磁极11的磁场强度从中间向两端递减的磁场特征,在磁体范围内对外贡献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因此所产生的气隙磁场将趋于正弦波,这样,可以减少定转子10损耗以及涡流损耗,并减少了电机的损耗和发热;倒“V”形的正下方多布置了一层磁钢20,来用于加强倒“V”形中间部位的磁场强度,以提高电机的磁负荷,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同时由于相邻的两个磁极11之间均设有隔磁桥12,每个磁极11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隔磁槽13,使磁极11两侧的磁场部分通过隔磁桥12漏掉,有效改善了气隙磁场的正弦度,从而对电机的损耗和温升控制提供帮助。
这种结构非常适用于正弦波调速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至少8倍的弱磁扩速能力,隔磁桥12的设计保证了转子10机械强度,并且只需要一种规格的磁钢就可以完成整台电机的装配,降低了磁钢采购难度,从而降低整体电机的成本,工艺性非常良好。
进一步地,每个隔磁桥12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隔磁槽13。
进一步地,复数个磁极11包括N磁极111和S磁极112,N磁极111和S磁极112交替设置;磁钢20包括N极磁钢21和S极磁钢22;N磁极111由三个N极磁钢21形成,S磁极112由三个S极磁钢22形成。
进一步地,磁极11的数量为8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9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酸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