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国四气缸套的车外圆液塑芯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1142.1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9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汪舵海;孙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白兔湖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气缸套 车外圆液塑芯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国四气缸套的车外圆液塑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为落实工信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发动机排发标准要求,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从2015年开始,道路交通运输车辆尾气排放标准全部达到国四标准要求,发动机厂商对主要零部件如薄壁气缸套要求也随之达到国四标准,尤其是要求气缸套的内外圆等关键尺寸和公差达到IT6级。
薄壁气缸套壁厚1.5至3毫米,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精车外圆夹紧装置,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装夹装置,待加工气缸套因受力不均匀而出现形变,导致加工后气缸套外圆的形位公差不符合要求(圆度和直线度只能达到IT9级),只能在后续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才能消除形位公差,最终达到圆度和直线度IT7级(国三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国四气缸套的车外圆液塑芯夹紧装置,能对气缸套进行稳固装夹,工件圆周向受力均匀,变形小,加工精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国四气缸套的车外圆液塑芯夹紧装置,包括机床主轴,所述机床主轴上通过法兰盘连接有芯轴,所述的机床主轴的内腔沿轴线设置有液压油缸,所述的芯轴内腔沿轴线设置有活塞销,所述液压油缸经液压缸推杆与所述活塞销连接;所述芯轴内腔设置有延伸至芯轴外表面的连通器腔体,所述芯轴外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多段涨套,所述的涨套包覆在芯轴外表面上,其内壁与连通器腔体相通;所述的连通器腔体内灌装有液性塑料。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工件套装于涨套外壁,液压油缸经连通器腔体驱动涨套沿圆周向外伸展,由于液性塑料具备流动性,因而涨套外壁各向伸展力量均匀,工件圆周向受力均匀,变形小,加工精度高。
优选的,所述的连通器腔体的末端设置有液性塑料致密性调整螺栓。通过对液性塑料致密性调整螺栓的行程调节,可以实现对连通器腔体工作容积的调节,从而调节装夹力量。
优选的,所述芯轴外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两段互相抵近的涨套,所述芯轴根部的涨套上套装有定位衬套。两段涨套互相抵近,使得工件在轴向全程得到装夹,进一步提高了受力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国四气缸套的车外圆液塑芯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国四气缸套的车外圆液塑芯夹紧装置,包括机床主轴1,所述机床主轴1上通过法兰盘2连接有芯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床主轴1的内腔沿轴线设置有液压油缸10,所述的芯轴3内腔沿轴线设置有活塞销30,所述液压油缸10经液压缸推杆4与所述活塞销30连接;所述芯轴3内腔设置有延伸至芯轴3外表面的连通器腔体31,所述芯轴3外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多段涨套5,所述的涨套5包覆在芯轴3外表面上,其内壁与连通器腔体31相通;所述的连通器腔体31内灌装有液性塑料32。所述的连通器腔体31的末端设置有液性塑料致密性调整螺栓6。
所述芯轴3外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两段互相抵近的涨套5,所述芯轴3根部的涨套5上套装有定位衬套7。
本实用新型主要实现目标是气缸套经过液塑夹紧装置加工后,外圆圆度和直线度可提高2级(IT9到IT7)。而传统弹性涨套夹紧装置,是利用弹性涨套与夹具芯轴锥度配合(锥比1:6),机床液压拉杆带动弹性涨套位移,弹性涨套外圆膨胀夹紧缸套内孔。由于弹性涨套的变形大(0.15-0.3毫米)与缸套内孔是刚性接触,从而使缸套内孔外圆变形增大,缸套外圆加工后,在外力释放后,缸套外圆的圆度和直线度只能达到IT9级。
液塑夹紧装置主要零件有芯轴3,两段互相抵近的涨套5,液性塑料致密性调整螺栓6,活塞销30,液性塑料32等。芯轴3经过精加工装上数控车床法兰盘2,精车与涨套配合的外圆达到图纸尺寸要求,然后卸下芯轴3将两涨套5热配到芯轴3上,将配制好的液性塑料32注入夹具型腔内,上好液性塑料致密性调整螺栓6,再装到数控车床法兰盘2上,精车涨套外圆与缸套内孔配合间隙0.08-0.10毫米。将气缸套8装到夹具上,气缸套8末端抵近定位衬套7,手动调整好液压油缸10行程。启动机床加工程序,液压缸推杆4推动活塞销30右移,带动液性塑料32流动(液性塑料不可压缩),液性塑料32推动两涨套5周向膨胀从而夹紧气缸套8。由于两涨套5壁厚薄(1.5-1.8毫米),液性塑料流动均匀,所以两涨套5膨胀后的外圆圆度差小(前后圆度误差0.005毫米),能均匀涨紧气缸套8内孔,至使缸套内孔变形小,加工完工后液压油缸10左移,液性塑料32在外力释放后,恢复原位。两涨套5也回到原位,夹紧松开。加工后气缸套外圆圆度和直线度误差小,能达到IT7级。为后续磨削工艺达到IT6级提供工艺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白兔湖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白兔湖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1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钻床
- 下一篇:一种安装在切削测力仪上的连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