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S形簧的座椅靠背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3066.8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8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彭艳;刘海平;王中九;周信强;尹航;邹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0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靠背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3、图4所示,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主要由靠背骨架框体1、S形簧2和安装挂件3三部分组成。S形簧2在靠背骨架框体1内上下间隔设置,每根S形簧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挂件3。安装挂件3焊接在靠背骨架框体1的左右两侧,S形簧2的端头挂在对应的安装挂件3上。
安装挂件3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钣金件的外侧端底面焊接在靠背骨架框体1,钣金件的内侧端朝上翻折成“V”形,S形簧2的端头挂在“V”形开口内,S形簧2的端头尾部朝远离钣金件的方向折弯,S形簧2穿过安装挂件3的一段上套装有塑料衬套4。
在安装过程中,S形簧2通过外力作用敲打进入安装挂件3内,易损坏S形簧2上套装的塑料衬套4;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安装挂件3受外力作用“V”形开口会逐渐变大,有可能挂不住S形簧2的端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S形簧的座椅靠背骨架,避免安装过程中损坏S形簧上套装的塑料衬套,同时防止使用过程中安装挂件变形后托不住S形簧。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S形簧的座椅靠背骨架,包括靠背骨架框体(1)、S形簧(2)和安装挂件(3),所述S形簧(2)在靠背骨架框体(1)的内腔中上下间隔设置,S形簧(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安装挂件(3)固定在靠背骨架框体(1)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挂件(3)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钣金件的横截面为“W”形,“W”形的两个“V”形部上下间隔设置,并通过“W”形的开口端焊接在靠背骨架框体(1)上,所述钣金件的两个“V”形部上各冲有一个上下贯通的S形簧挂孔(3a),所述S形簧(2)的端头穿过其中一个S形簧挂孔(3a)后,再将端头的尾部朝远离“W”形开口的方向折弯,所述S形簧(2)穿过S形簧挂孔(3a)的一段上套装有塑料衬套(4)。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安装挂件(3)上两个S形簧挂孔(3a)的轴线重合,方便一次冲压成型,且通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钣金件上直接冲压成型S形簧挂孔用于安装S形簧,安装时,可直接将套装好塑料衬套的S形簧穿过S形簧挂孔即可,不需要借助外力敲打S形簧的端头,因此也不会损坏塑料衬套;在使用过程中,整个安装挂件的结构稳固,不会因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也不会有挂不住S形簧的情况发生;安装挂件为对称结构,S形簧只挂接其中一个S形簧挂孔,而安装挂件上设置有两个S形簧挂孔,可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其中一个S形簧挂孔,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S形簧与安装挂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S形簧与安装挂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带S形簧的座椅靠背骨架,主要由靠背骨架框体1、S形簧2、安装挂件3、塑料衬套4等组成。每根S形簧2对应设置两个安装挂件3和两个塑料衬套4,即安装挂件3和塑料衬套4的数量为S形簧2的两倍。
靠背骨架框体1通常为封闭的矩形框体,S形簧2在靠背骨架框体1的内腔中上下间隔设置,S形簧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安装挂件3固定在靠背骨架框体1的左右两侧。安装挂件3焊接在靠背骨架框体1的左右两侧,S形簧2的端头挂在对应的安装挂件3上。以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同。
安装挂件3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该钣金件的横截面为“W”形,“W”形的两个“V”形部上下间隔设置,并通过“W”形的开口端焊接在靠背骨架框体1上。钣金件的两个“V”形部上各冲有一个上下贯通的S形簧挂孔3a。最好是,两个S形簧挂孔3a的轴线重合,方便一次冲压成型,且通用性更好。S形簧2的端头穿过其中一个S形簧挂孔3a后,再将端头的尾部朝远离“W”形开口的方向折弯,S形簧2穿过S形簧挂孔3a的一段上套装有塑料衬套4。塑料衬套4的作用是为了避免安装挂件3与S形簧2直接接触,即两金属件直接接触摩擦并产生异响。
靠背骨架框体1的内腔中至少设置有两根上下间隔布置的S形簧2,但不限于两根,通常为2—3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3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