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018.0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9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李鹏;杨筱璐;侯乃先;翁依柳;白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2 | 分类号: | H01H8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主动 熔断 装置 | ||
1.一种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断机构(10)和作动机构(20),所述熔断机构(10)安装在风扇前轴(4)的外壁上,所述作动机构(20)安装在轴承支撑锥(5)的内壁上,能够在接收到熔断信号后运动到预设位置,并触发所述熔断机构(10)动作,使得所述轴承支撑锥(5)失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机构(10)包括:基座、主动破坏部件、限制部件和触发部件;所述基座具有中空结构并安装在所述风扇前轴(4)的外壁上,所述主动破坏部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限制部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能够将所述主动破坏部件限制在所述基座中,在所述作动机构(20)到达预设位置后,将所述触发部件触发,使得所述限制部件对所述主动破坏部件的限制解除,从而对所述轴承支撑锥(5)形成机械冲击和沿周向持续的摩擦破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开设有内孔的冲击锥支撑筒(103);所述主动破坏部件设置在所述冲击锥支撑筒(103)的所述内孔中,包括冲击锥(102),所述冲击锥(102)和所述冲击锥支撑筒(103)之间设有弹簧(106),所述冲击锥(102)和所述弹簧(106)之间设有冲击锥支撑块(104);所述限制部件为设置在所述冲击锥支撑筒(103)顶端的冲击锥释放挡板(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件安装在所述冲击锥释放挡板(101)靠近所述作动机构(20)的一侧,所述触发部件为冲击锥释放开关(105)或者位置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机构(20)包括:驱动部件、导向部件和指示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导向部件安装在所述轴承支撑锥(5)的内壁上,所述驱动部件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熔断信号后,驱动所述指示部件在所述导向部件的限制下运动;所述指示部件的一端嵌合在所述导向部件中,能够在运动到预设位置时触发所述熔断机构(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液控或电控的作动筒(201),所述导向部件为导轨(202),所述指示部件包括作动块(203)和作动指示杆(204),所述作动块(203)嵌合在所述导轨(202)上,所述作动指示杆(204)固定在所述作动块(20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机构(10)沿所述风扇前轴(4)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或所述作动机构(20)沿所述轴承支撑锥(5)的周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作动机构(20)设置多个时,多个所述作动机构(20)通过同步信号线(205)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部件沿所述轴承支撑锥(5)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驱动部件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指示部件的数量,多个所述指示部件通过同步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动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破坏部件尖端的硬度高于所述轴承支撑锥(5),或所述主动破坏部件尖端的外表面上还附着有陶瓷层或渗氮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0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保险盒的保护盖
- 下一篇:继电器低电压启动电路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