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柔软反光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791.7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4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潘茂植;王芸;王爱民;林爽;李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方远夜视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8 | 分类号: | G02B5/128;B32B27/12;B32B15/04;B32B15/095;B32B3/30;B32B3/14;B32B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软 反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光技术领域,指一种超柔软反光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反光布是以涤棉、棉或化纤为底材,以树脂为涂层粘结层,以金属镀膜后的玻璃微珠反光元件。其作为片材装饰(或缝制)到服装上,从而达到反光效果。但随着市场的需求提高,受限于涂层的硬度而无法满足整件反光的服装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柔软反光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柔软反光布,以化纤面料为基层,在化纤面料上依次设置有柔性聚氨酯层、聚氨酯树脂层和玻璃微珠层,所述的柔性聚氨酯层的下半部分设置在化纤面料内、上半部分与聚氨酯树脂层相粘接,玻璃微珠层的下半部分嵌入到聚氨酯树脂层内,聚氨酯树脂层与玻璃微珠层之间设置有金属镀膜层。
上述的化纤面料的厚度为50-70μm。
上述的柔性聚氨酯层的厚度为10-20μm。
上述的聚氨酯树脂层的厚度为40-50μm。
上述的玻璃微珠层中的玻璃微珠之间间隙为1/3-1/2单个玻璃微珠直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全部用反光布做成衣时,具有耐折叠、耐洗涤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圆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号含义:
1-化纤面料;2-柔性聚氨酯层;3-聚氨酯树脂层;4-玻璃微珠层;
5-金属镀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1-图2所示,一种超柔软反光布,以化纤面料1为基层,在化纤面料1上依次设置有柔性聚氨酯层2、聚氨酯树脂层3和玻璃微珠层4,所述的柔性聚氨酯层2的下半部分设置在化纤面料1内、上半部分与聚氨酯树脂层3相粘接,玻璃微珠层4的下半部分嵌入到聚氨酯树脂层3内,聚氨酯树脂层3与玻璃微珠层4之间设置有金属镀膜层5。
作为第一选择,上述的化纤面料1的厚度为50-70μm。
作为第一选择,上述的柔性聚氨酯层2的厚度为10-20μm。
作为第一选择,上述的聚氨酯树脂层3的厚度为40-50μm。
作为第一选择,上述的玻璃微珠层4中的玻璃微珠之间间隙为1/3-1/2单个玻璃微珠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超柔软的化纤面料为底材,通过对聚氨酯树脂涂层添加柔软调节剂实现超柔软反光布;其中聚氨酯树脂层与超柔软添加剂的比例为100:(5-10)。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远夜视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远夜视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大镜检测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矿用聚焦双频激电仪发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