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组化的热流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5192.7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7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欧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伊之密高速包装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化 热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流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模组化的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注坯模中,设计多腔分流板时,每一套都会有很大不同,这样的弊端就是,不能模组化,耽误生产进度,库存量增大,售后不方便,时间比较长。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950778U于2011年08月31日公开了一种注胚模热流道板,包括热流道板,所述热流道板包括主流道板和分流道板,在主流道板中间制有总注入口,总注入口连接上主流道,在分流道板中制有出胶孔,出胶孔与射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注入口通过上主流道连接两端的分流孔,分流孔连接各个等距的上分流道,上分流道连接落口,落口与下端的分流道板相通,在分流道板中制有下主流道,下主流道连接各个下分流道,下分流道连接出胶孔。该结构公开了主流道板和分流道板单一的组合形式,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要,因此,需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库存量少、方便维修的模组化的热流道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模组化的热流道系统,包括相互配合装配的主流道板和分流层;其特征在于:分流层由若干个分流板组成,每个分流板连接12-16腔;主流道板呈相连的双Y形、双X形或者四Y形,每端部设置有分流道出口;所述主流道板上每个分流道出口对应连通一个分流板,自由组合成具有72-192个腔的热流道。
分流板表面中部设置注入口延伸至内部,且分支有12-16条分流道。
分流板至少呈矩形,其分流道出口均布于注入口另一侧。
主流道板中部设置主注入口,根据每端部对应一条分流道,主注入口分支有6-12条分流道。
分流板的注入口与主流道板的分流道出口之间设置有过渡衬套,防止原料泄漏。
不同的生产需要具体有以下不同的组合方式:
主流道板呈相连的双Y形,主注入口对应端部分支有6条分流道,每个分流道出口连接一个带12腔体的分流板,形成具有72腔的热流道。
或者,主流道板呈相连的双Y形,主注入口对应端部分支有6条分流道,每个分流道出口连接一个带16腔体的分流板,形成具有96腔的热流道。
或者,主流道板呈相连的双X形,主注入口对应端部分支有8条分流道,每个分流道出口连接一个带16腔体的分流板,形成具有128腔的热流道。
或者,主流道板呈相连的四Y形,主注入口对应端部分支有12条分流道,每个分流道出口连接一个带12腔体的分流板,形成具有144腔的热流道。
或者,主流道板呈相连的四Y形,主注入口对应端部分支有12条分流道,每个分流道出口连接一个带16腔体的分流板,形成具有192腔的热流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形状的主流道板与不同腔数的分流板自由组合,得到不同腔数的热流道,用户可根据需要作不同的组合。至少可组合成72、96、128、144和192腔的热流道。使分流板模组化,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组件,得到腔数不同的热流道,以满足生产需要;此外,方便存放,可节省空间,可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维修或更换。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库存量少、方便维修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流板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流板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流道板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流道板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分流板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主流道板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伊之密高速包装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伊之密高速包装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5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冷流道注射装置
- 下一篇:注塑中底的注塑模具